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4月03日 星期日

乳制品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结束

全国426家乳品企业遭淘汰

质检部门抽检企业乳制品将成常态

《工人日报》(2011年04月03日 001版)

本报北京4月2日电(记者于宛尼)历时半年的全国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已全部结束。今天上午,记者在国家质检总局获悉,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有107家企业面临停产整改,426家企业遭淘汰。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正依法注销未通过审核企业的乳制品生产许可证,未通过审核和停产整改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乳制品。

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由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三部委牵头进行乳品行业项目(企业)审查清理及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工作。通知表明,企业应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抗生素、农残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不得进行委托检验。

此次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乳制品企业仅半数过关。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称,未获通过的企业,主要是卡在没过“自检”关上。

据悉,未通过审核的企业多数生产规模小、检验能力差。按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企业中具有三聚氰胺独立检验能力的人员至少2人以上,仅仅是设备添置升级,企业投入就达两百万元。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表示,一些面临整改的企业,因实力局限等可能也不会再重新申请复查。“这次审查可称之为国家对整个乳业的清洗行动,淘汰了一批高耗能、落后的企业,市场份额占5%左右。”乳业专家王丁棉说,“存活下来的大企业,如蒙牛、光明、圣元前5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这些大型乳业肯定会乘胜追击进行版图整合。”

此前,伊利在资本市场公告称,计划今年在奶源建设和牧场建设方面投资超过14亿元,计划在惠州投资4.57亿元新建日产800吨的超高温灭菌奶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通过审核的乳制品企业出厂产品,质检部门每周还对其进行抽检等,尤其是婴幼儿奶粉,企业需对出厂产品批批检验,质检部门也会加大抽检力度。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北京检查乳品企业审核工作时亦表示,今后无论是质检部门还是企业,都要保证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的质量。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