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3月09日 星期三

工会界委员积极建言和谐劳动关系

【回访热点看变化】“向前的步子迈得很大”

□本报记者 郑莉 王娇萍
《工人日报》(2011年03月09日 002版)

“截至目前,政协工会界委员已围绕和谐劳动关系问题提交了8项提案,内容涉及劳动合同、集体协商、劳动争议处理等工会工作重点……”2007年的全国两会上,本报一组关于工会界委员不约而同关注“和谐劳动关系”的报道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

“和谐劳动关系”这个话题,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漠,反而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

劳动关系矛盾已成为中国迈入市场经济以来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如何找到化解矛盾、平衡利益、创造和谐的好办法?工会界委员们当年提出的问题,正在一一被解答。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谷常生的记忆中,“和谐劳动关系”的话题在2008年热了起来。

是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华全国总工会率先提出“共同约定行动”,动员企业少减员减薪,动员职工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积极工作,共渡难关。“共同约定,抱团过冬”的理念迅速得到企业和职工的普遍支持,全国有9万多家企业开展了“共同约定行动”。“和谐劳动关系”的理念也开始为更多人所熟知。

“建立健全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进一步推动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翻开已经泛黄的报纸,细数当年的8项提案,工会界的老委员们忍不住感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步伐“迈得很大”。

当时,方嘉德委员建议,将推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作为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现在,工资集体协商业已成为保障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解决劳资关系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手段。据统计,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140.8万份,覆盖企业243.9万个,覆盖职工1.85亿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更将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定下“硬指标”:“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

此外,张俊九委员建议“进一步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如今,通过这项机制,工会已经推动《社会保险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等10多部涉及职工权益和工会工作的法律法规的制订与修改。

还有,委员们曾强烈呼吁尽快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于2008年起实施,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筑起一道“保护墙”,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日臻完善……

四川省总工会原常务副主席胡先春当全国政协委员已经是第9年。他欣喜地看到,当年特别提及的“人民幸福”,成为今年两会上最热话题。无论在政府官员、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心中,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关注的话题越来越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不再是工会界“独家关注”,而成为“百家争鸣”。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会界委员们最关注的依然是“和谐劳动关系”:1份大会发言、5份委员大会书面发言、22份政协委员提案,涉及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职工队伍素质提升、解决农民工权益问题、关注劳务派遣工劳动经济权……每一个要素都在丰富着“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

3月10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振寰将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代表全国总工会界别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作大会发言,主题就是“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倡导以职工为本的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征程中,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谷常生委员说。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