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摸底 组建工会 发挥作用
威海工业新区实现村级工会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杨明清)日前,记者从山东威海工业新区总工会获悉,通过实施调查摸底、组建工会、发挥作用“三步走”,该区实现了村级工会全覆盖。
摸实情、明底细,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威海工业新区共有169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为推进建会工作,区总工会组织骨干力量采取“交叉立体式”工作方法进行调查摸底,即由区总工会牵头、镇总工会负责、以农村工作片为小组,组织对全区进行拉网式走访调查,确保做到不少一村、不漏一企;编制印发500余份《村辖企业及务工人员情况调查表》,分发到各村居和企业,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召开村居、企业、农民工等各层面的座谈会,了解他们对建立村级工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开展组建工作打下基础。
四到位、稳推进,切实抓好村级工会组建工作。重视程度到位,工业新区总工会积极争取党委的支持,区级成立领导小组,各镇成立工作小组,指导各村居组建工作;宣传发动到位,区总工会召开由各镇、片主要领导和村居负责人代表参加的村级建会工作专题会,就村级建会的意义、步骤、程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印发相关资料加强对村级建会工作的指导;科学谋划到位,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居,在企业较多、个别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务工人员较多的村成立村级工作联合会,在企业较少、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务工人员不多的村成立村级联合工会;工作推进到位,通过采取由区、镇两级组织建会试点,加强现场推进的方式,为村级工会组建工作提速增效。
抓运行、显实效,真正发挥好村级工会组织作用。统一开展劳务输出,村级工会一方面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指导农民工选择适当的就业领域,一方面对外出农民工严格管理,致力于打造知名劳动力品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区总工会分层次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并依托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流动党校等平台,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法律法规、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落实困难农民工帮扶机制,开展困难救助活动,实施“安心工程”,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出现困难的,村里负责救助,解决其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