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1月10日 星期一

“涅槃的凤凰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 王兆国在四川送温暖纪行

本报记者 王娇萍
《工人日报》(2011年01月10日 001版)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希望。2011年1月4日至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冒严寒、顶雨雪来到四川省送温暖并考察工作。

连日来,王兆国深入地震灾区、走访企业工地、考察机关学校,看望慰问灾区群众、一线职工、劳动模范和困难职工,实地了解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保障民生等情况,并就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保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进行调研,为走在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征途中的四川人民带去新年的祝福和问候,更带去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让孩子们懂得珍惜美好生活,锻炼身体、培养品德、学习知识,努力做合格的建设者、劳动者,努力成为优秀人才乃至栋梁之材!”

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5·12”特大地震北川罹难者公墓前,端放着一只鲜艳芬芳的花篮,花篮红色缎带上写着——

沉痛悼念“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敬挽

王兆国神情肃穆地仰望着纪念碑,良久良久。之后,深深地鞠躬,鞠躬,再鞠躬……

这是2011年1月4日上午,王兆国来到四川,首先到灾区悼念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

虽然时间已过去两年多,每每谈及四川,王兆国总是难抑对逝去同胞的悲痛之情,更时时牵挂着灾区恢复重建的进展和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轻轻走在北川老县城遗址,看着一幢幢被撕裂、被摧毁的建筑,王兆国脸色凝重。他对当地政府进行地震遗址保护和建设地震纪念馆表示赞同,认为这既可以追悼在地震中死去的同胞,又可以开展科普教育,并叮嘱一定要高质量地建设好。

在地震中遭受重创后,如今的北川新县城选址原安县的永昌镇,在山东等对口省市的援建下,新县城已初见雏形,居民也陆续搬进了坚固、现代、漂亮的新居。了解到这些情况,王兆国十分欣慰。

灾后心灵重建,关系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王兆国特意来到地处永昌镇西北角的新北川中学,看望已在新校园里工作、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师生们。

踏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镌刻着《北川中学重建记》,记述了在汶川特大地震之后,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华人华侨在中国侨联的组织和带领下,积极奉献爱心,共计捐资两亿元援建新北川中学的感人故事。

“北川县城,毁于一旦;北川学子,骤遭大难”,“善心遍及五洲,尽我绵薄;奉献无分老幼,聚沙成塔”、“全球侨胞心连心,情系北川谱新篇”……

注视良久,又听取了中国侨联和学校有关负责人关于学校灾后重建的情况介绍后,王兆国感慨地说,北川中学的建设,得到了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慷慨捐助和鼎力支持,充分体现了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也体现了海外侨胞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美德,我们不仅要把学校建好,还要把学校办好。

一号教学楼、地震广场……王兆国仔细地察看校园每一处建筑,并不时与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就学校的教学、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王兆国深情地对刘亚春说,我了解你的先进事迹,地震发生后,你顶着压力和痛苦,冒着危险果断组织幸存学生和老师进行自救,而你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却不幸双双遇难。你很了不起!

刘亚春说,经历过这场灾难,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学校办好,让孩子们在这里能够健康地成长、成才,培养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

王兆国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并叮嘱刘亚春要特别重视对孩子们心灵的引导和抚慰,让他们在快乐的生活和学习中,建立对未来的信心,懂得珍惜美好生活,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1月4日是新年开学第一天,高一(2)班的同学们正在上数学课。王兆国走进教室,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了,惊喜的孩子们热烈鼓掌,以此欢迎从北京来的“王爷爷”。

“新年伊始,首先要祝同学们新年好!”王兆国微笑着说,我跟青少年特别有渊源,一是我分管青年团的工作,二是我也做过少年儿童!不过,北川中学的青少年可是非同一般,因为你们经历了“5·12”特大地震,在灾难面前,同学们和老师们一起顽强拼搏、互助互爱,精神十分可嘉,所以要向大家致敬!

亲切而幽默的话语,让同学们会心地笑了。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家要繁荣昌盛,必须把教育抓好,把青少年培养好。”望着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庞,王兆国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你们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一定要好好珍惜,锻炼身体、培养品德、学习知识,努力做合格的建设者、劳动者,努力成为优秀人才乃至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与孩子们道别后,王兆国又先后察看了学生宿舍楼、运动场。不知不觉快到中午12时,放了学的孩子们在操场看到王兆国一行,兴奋地簇拥过来,纷纷向王兆国问好。

几位身穿羌族服装的学生挤到王兆国面前,献上他们亲手绣的羌绣。高三年级学生刘敏自豪地介绍说:这是“羊角花”,也叫羌族人的杜鹃花,是我们最喜欢的花,旁边的两只凤凰,寓意我们北川中学就像涅槃的凤凰。

“这礼物很珍贵,我一定好好收藏。谢谢北川中学的同学们。”王兆国紧紧地握着同学们的手说,“涅槃的凤凰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不仅在广大职工的日常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得到彰显,更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这样的紧急关头、重大事件中集中迸发。”

德阳市。汉旺镇。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这个拥有我国汽轮机三分之一以上生产能力的大型国企损失惨重,大部分厂房垮塌,500余名员工、家属遇难。

“5·12”特大地震,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使得一批企业遭受重创。

王兆国一直主张,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经济发展的基础。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应尽快恢复企业生产。在他的决策部署下,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即拿出1000万元资金支持东汽帮助职工克服困难,并组织劳模技术服务队赶赴灾区,为东汽等受灾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受损设备评估、调试维修、技术培训等。

两年多过去了,今天的东汽是怎样的面貌呢?王兆国心里一直牵挂着。4日下午,他来到东汽,先后考察了重型一分厂和叶片分厂。

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操作着。企业负责人指着墙上挂着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旗帜,大声对王兆国说:“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会作为职工之家的温暖和力量。今天,我们要向您汇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下,东汽在灾后第5天开始恢复重建,仅用了1年零9个月时间就全部完成了企业的大搬迁,两年多来企业产能快速提升,2010年完成了3200万千瓦的发电设备,产值达到209亿元。”

“你们创造了非常了不起的奇迹!我曾在企业工作过,深知以东汽当时的受损害程度,要恢复生产是相当艰难的,但你们在当年就恢复到震前生产能力的88%,这两年更是依靠调结构、自主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东汽的奇迹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王兆国又对陪同考察的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等地方领导说,四川在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中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奇迹,所有这些,都无不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

地处绵阳市的九州电器集团,也将灾后重建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这个建于1958年的大型军工骨干企业,始终以“富国强军”为使命,依靠持续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形成了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设备、LED半导体照明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企业发展势头十分喜人。

在产品展示厅里,王兆国一边参观,一边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研发、生产情况。企业负责人汇报说,九州集团一方面整合军民科技资源,应用军工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另一方面积极与重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合作,通过寻求外援、借助外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王兆国对企业坚持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给予肯定。他说,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自主创新之上。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你们一定能够在军民品市场、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提升优势地位,取得企业更大发展。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也是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之一。在这里,王兆国详细了解了重大技术装备和大型铸锻件产品的技术要素和国产化率情况,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1.6万吨水压机锻压核电一次测风头的现场作业。

当走过企业宣传长廊时,王兆国停住了脚步。原来,上面都是企业劳模们的照片和事迹简介。“让劳模形象和先进事迹上墙,这样做充分体现了对劳模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

企业负责人回答说,二重一直有着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传统,企业五十周年时就总结了这样一句话:二重的历史是二重职工自己创造的,二重的未来,还要靠二重职工去创造。

王兆国听了连连点头。他说,随着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只有让广大职工特别是年轻的一代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才能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

在东汽看望劳模代表时,王兆国再次指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创造的每一个奇迹背后,都凝结着广大职工的心血和汗水。这种信念、奉献、创新、自强,就是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她不仅在广大职工的日常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得到张扬,更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这样的紧急关头、重大事件中集中迸发。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一定要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使之成为激励广大职工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地震灾区的巨变,充分证明,经过抗震救灾的洗礼,我们的民族更团结,我们的国家更强大!”

汶川县。映秀镇。中滩堡村。陈列在路边的宣传栏,图文并茂地展示着映秀地震前山水相映的美景、地震后满目疮痍的惨状和重建成温情小镇的设计。

听了当地领导对映秀镇重建规划及进展情况的介绍后,王兆国高兴地说,两年多时间,映秀就重建成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小城镇,成为向世界展示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标志性工程,很了不起。

当地领导指着街道两旁富有藏羌特色的连排民居说,这些新建的居民安置房,二楼三楼住人,一楼全部作为门面房,努力做到老百姓户户有产业、家家搞旅游。

“安置房不仅解决了老百姓居住问题,还考虑到他们的就业问题,非常周全。”王兆国说,这样的重建理念,也充分体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几天来,王兆国还先后考察了北川县擂鼓镇吉娜羌寨、都江堰市天马镇金陵二组金陵花园等灾后重建村落、社区,看到这些地方在做好住房、基础设施重建的同时,都十分注重产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重建,尤其是从着力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入手,让灾区群众安居乐业,十分高兴。

陪同考察的地方领导告诉王兆国,四川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重建工作的科学统筹,全面推进住房重建、设施重建、城镇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和文化重建,不仅重建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水平都较地震之前显著提升,而且有效解决了民生难题,民生普遍得到明显改善。截至去年底,全省灾后重建工作已如期完成了中央提出的“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目标任务”。

在吉娜羌寨,王兆国走进村民王孝万的新家,看看客厅、厨房,又详细了解房子面积有多大、花了多少钱、资金怎么筹措的。王孝万回答说,政府资助了2.2万元,又通过统一贷款,一共化了十几万元,现在新房子有300多平方米。

“住房改善了,生活怎么样?”

“日子是越来越巴适(注:当地方言,意为很好,舒服)喽!”王孝万自豪地说,重建的吉娜羌寨成为了北川的著名旅游景点,自己第一家办起农家乐,卖民俗商品、食物,还搞游客住宿,生活比过去强多了。

“看到你们过得这么幸福,我很高兴,也很羡慕!”

风趣的话语,让在场的村民们都笑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告诉王兆国,灾区老百姓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全国人民。

“我与你们的感受一样!”王兆国对大家说,地震发生后不久自己曾来过灾区,仅仅两年多时间,灾区就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崛起,与当时所见情景有天壤之别。“地震灾区的巨变,充分证明,经过抗震救灾的洗礼,我们的民族更团结,我们的国家更强大!”

现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民生关乎民心,民心系着国运。王兆国向来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多年来,他每年都要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为困难职工送去党中央的真情关爱。5日上午,王兆国专程来到都江堰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都江堰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设在灾后重建的都江堰市工人文化宫里,办公场地宽敞、各项设施齐备。更重要的是,帮扶中心项目齐全,可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提供从就业、培训到法律援助、互助保险等全方位的便捷帮助和服务。

在服务大厅,王兆国与困难职工唐雯莉拉起家常。今年39岁的小唐不幸在地震中失去丈夫,她一个人带着11岁的女儿和80多岁的老父亲艰难度日。

“作为中国人,我觉得自己又是幸运的。”小唐告诉王兆国,两年多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帮助就没断过,前些日子,一家人刚刚搬进85平方米的安置房,老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因为这辈子还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

“相信你一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灾区职工群众的生活也一定越来越好!”临别时,王兆国亲切地鼓励小唐。他又对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玉普等工会干部说,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各级工会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这一窗口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深情的关怀,像冬日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坚冰厚雪;亲切的慰问,如寒天和煦的春风,吹暖了川蜀大地。

“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力度,积极构建和谐企业,是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成都市。新都区。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工会委员杨琴激动而又自豪地介绍企业工会工作——

工会组织实现全覆盖,19个行政管理部门、车间、班组均建立工会小组,发展会员2586人,入会率达97%;

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全员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近三年来员工收入以15%、21%和25%的速度增长;

和谐劳动关系激发智慧活力,助推企业快速发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91条;

……

“你们在维护职工权益、发挥工会作用方面做得很好。”王兆国对企业负责人说,这说明您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也是一位聪明的企业家。

王兆国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总是从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还要求各级工会大力推进企业依法组建工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增强基层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活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努力实现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的统一。

在考察制药生产线时,王兆国还详细了解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企业负责人说,2010年人均3万元以上,2011年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还会有较大幅度增长。王兆国欣慰地笑了,他说,光有资本没有劳动者不成为企业,只有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才能更好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发展才能更有生机和活力。

几天来,他多次强调,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首先要尊重职工的劳动创造,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切实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在四川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王兆国叮嘱企业负责人进一步提升职工素质,切实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在企业效益不断改善的同时,提升职工的待遇,特别要照顾好那些为企业发展奉献了青春和汗水的老职工;在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王兆国特意来到酿酒车间看望全国劳模杨树芳,并与企业劳模代表合影留念,对企业在分配上坚持向一线职工倾斜、坚持按劳分配鼓励多劳多得的做法深表赞赏,并希望企业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更好地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虽地处宜宾,在四川省却颇有名气,这不仅在于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在粘胶长丝生产方面跻身世界同类企业前列,还在于企业工会工作做得好,无论是民主管理、班组建设,还是建设企业文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都有口皆碑。

6日下午,王兆国来到这里。员工活动中心一楼的展厅里,一排排宣传栏展示着企业工会工作各方面情况,王兆国看得认真、问得仔细,他指着写有“工会主席日常工作十件事”的展板说:你们明确提出工会主席要“深入基层倾听意见”、“做好行政互动沟通”、“帮助员工提高效率”,实际上就是在做群众工作,对于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很有意义。

在络筒车间,看到进门处立着一个厂务公开触摸屏查询机,王兆国走上前去,直接进入到工资栏目,随机抽取一个工号查询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

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看到每一项工资收入都清清楚楚,而且精确计算到每天,王兆国满意地笑了,对企业负责人说,这样做很好,让每个职工对自己的收入心中有数,不仅避免了猜测、误解,而且让职工更清楚自己的工作质量与企业发展、个人收入息息相关,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意识。

企业负责人汇报说,丝丽雅的高速发展印证了一个道理:企业尊重职工、维护职工利益,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企业,因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一旦被激发出来,其创造、创新的潜能是无穷的。

王兆国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对所有在场的人说,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力度,积极构建和谐企业,是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但需要各级党委、行政、工会和全社会都齐心协力地去抓。他还再次强调,“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这对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工会要以大力推进“两个普遍”工作为着力点,牢牢把握机遇,切实发挥作用,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