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素质低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社会保障与服务缺失 心理压力大 入会比例低
内蒙古:新生代农牧民工面临5大问题
自治区总工会发布《关于全区新生代农牧民工状况的调查报告》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本报讯 (记者张玺 通讯员牛立杰)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关于全区新生代农牧民工状况的调查报告》出炉,该调查报告指出了内蒙古新生代农牧民工所面临的专业技术技能素质低、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社会保障与服务缺失、心理压力较大、入会比例低等5大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目前,内蒙古全区有新生代农牧民工近百万人。今年8月,自治区总工会赴呼和浩特、包头等4个盟市,深入农牧民工较为集中的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14个企业进行专题调查,发现全区新生代农牧民工主要面临5大问题:专业技术技能素质低,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40%的人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有61%的人没有劳动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欠薪现象依然存在,劳动安全卫生状况较差,有40%的人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仍有11%的人工资经常被拖欠,有39%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岗位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一般”,11%的人认为“较差”和“很差”;社会保险、住房、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与服务缺失,新生代农牧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27%、25%、40%、16%、11%;心理压力较大,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很难融入城市,成为困扰新生代农牧民工的深层问题;加入工会的比例低,有31%的人对工会组织不了解,新生代农牧民工期待工会组织在提高工资收入、提高劳动技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等方面提供帮助。
针对以上问题,自治区总工会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新生代农牧民工为重点,把农牧民工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纳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之中,列入对各级党政工作绩效考核内容。要推进制度改革,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健全促进农牧民工工作的法规政策体系;促进稳定就业,提升技能素质,积极推动新生代农牧民工全面发展;创新维权机制,增强维权实效,努力促进新生代农牧民工实现体面劳动;关注精神家园,促进心理健康,切实维护新生代农牧民工精神文化权益;加强工会组建,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