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谱写大爱壮歌
——全国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纪实
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震源深度14千米,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数以万计的高原儿女霎时遭遇黑色灾难。
而玉树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山区,地形复杂、空气稀薄,寒冷干燥,加上路途遥远,距离西宁还有820公里,乘车需要12个小时,又使得救灾难度极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展现了勇于直面的无畏和坚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让悲恸中萌发了坚韧,艰难中催生出倔强,让每一个活着的人对生命充满了希望!
正在国外出席重要活动的胡锦涛总书记,当即决定提前结束访问回国,他说:“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获知地震消息后,也纷纷于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在灾难降临的危急关头,在抗震救灾的关键节点,人们听到了党中央的明确号令。
此时此刻,作为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工会组织快速反应,发挥优势,以责任与忠诚,以最快速度驰援玉树灾区,书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
心手相连,第一时间发起总动员
4月14日,早晨8点30分,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办公大楼里,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的消息成了最大的新闻。
此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正与全总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乔传秀通电话,要求全总迅速了解青海玉树的灾情,积极参加抗震救灾。
放下电话,乔传秀立即拨通了青海省总工会主席穆东升的电话。“穆主席,惊闻玉树发生地震,您那里情况如何?”在转达了王兆国同志对灾情的关注和对灾区职工群众的亲切慰问后,乔传秀又仔细询问了玉树受灾情况。
时针走到下午14点,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讨论后,全总决定向青海省总工会紧急下拨200万元救灾款,用于解决青海地震灾区职工的生产、生活困难,并号召全国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伸出援手,迅速开展各项支援灾区工作。
灾情牵动中南海。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工青妇组织要在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出批示。随后,王兆国立即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
天色渐渐昏暗,全总办公大楼会议室里依然灯火通明。乔传秀连夜主持召开全总书记处会议,传达习近平同志和王兆国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决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工作协调小组,下发《关于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和工会组织积极投入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要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和王兆国同志关于工青妇组织要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指示,大力发扬工人阶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迅速动员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
“联系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青海省总工会,及时了解灾区对救灾物资的需求,做好救灾急需物资采购和运输工作”;
“灾区工会深入受灾企业、深入职工,全面摸清受灾职工特别是少数民族职工受灾情况、生活状况,积极开展走访抚慰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把工会帮扶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非灾区各级工会要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主动参与谋划并帮助灾区职工群众做好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的有关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支持灾区抗震救灾工作”……
一项项具体部署和安排,进一步明晰了全国工会玉树抗震救灾行动的路线图。
4月16日上午,抗震救灾工作协调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4月17日,全总第二次紧急拨付30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专项用于玉树州、县两级工会对遇难、伤残、困难职工开展帮扶工作;
4月18日,全总再发通知,进一步细化部署;
4月19日,全总机关大楼内,一张张带着体温的钱币,投入了红色的捐款箱;
……
怀着对灾区群众安危冷暖的殷殷之情,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发起了一场爱心接力的总动员。
守望相助,汇集力量驰援玉树
23人、300人、760人、1706人、2064人……截至4月22日17时,地震造成2187人遇难,失踪80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伤亡数字不断上升,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绿色、蓝色、黑色、橘黄色……身穿不同颜色制服的救援队伍,从全国各地涌向三江源。此时,来自各级工会组织的捐款捐物也源源不断注入那块被撕裂的大地。
北京市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灾区购买帐篷、棉衣、棉被、食品等急需用品,同时和媒体共同发起了“温暖玉树--北京职工在行动”募捐活动;辽宁省总工会组织工会系统干部职工为灾区捐款285万元;山西各级工会向青海省总工会捐赠138万元救灾款;浙江省总工会和福建省总工会分别捐款122.5万元和100万元;广东省总工会捐款150万元,其中100万元来自广州市总工会职工济难基金会的募集款;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金昌市总工会捐赠的价值150万元的救灾物资,日前已先后运进灾区,目前全省工会捐赠款物共计180万元。
还有,山东省总工会捐款94.97万元,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捐款80万元,河北省总工会捐款50万元,河南省总工会捐款50万元……
“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在慰问信中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全国各级工会的心声。
在受灾时曾经接受过兄弟工会援助的四川省总工会和云南省总工会,更是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手。
地震刚发生,四川省总工会便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募集捐款,目前已达194.79万元,并组织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支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甘孜州总工会在通往玉树的道路上沿途设置工会服务队,为前去灾区支援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生活帮助。“汶川地震时,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兄弟工会和全国职工的温暖,我们要把这股暖流传递给青海同胞”。
玉树地震的消息传到云南,该省总工会迅速行动,紧急向青海省总工会捐款20万元,并向灾区各族群众表示亲切慰问。他们说,不久前,青海省总工会还为云南抗旱捐款,“我们一定要为抗震救灾出力,传达云南300多万各族职工的关爱”。
灾情就是命令。各级工会积极响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号召,在当地党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发挥特点和优势,以各种形式尽最大力量驰援玉树。
——重庆市总工会组成慰问团,为在地震中遇难的11名重庆籍农民工家属送去抚慰;内蒙古、浙江、云南、陕西、新疆等省区总工会则要求各级工会督促企业为返乡救灾的青海玉树籍职工安排带薪休假,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刚刚建成启用的玉树机场,在地震中受损严重,了解灾情后,中国民航工会紧急筹措下拨200万元救灾款,并委托青海机场工会采购了大量食品和防寒用品,为坚守各自工作岗位的机场员工做好后勤生活保障工作。截至目前,中国民航工会发动本系统各级工会组织和职工为灾区捐款已达809万元。
——河北、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各级工会发动职工对玉树地震遇难同胞举行哀悼活动,号召广大职工群众化悲痛为力量,坚守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北京、天津、浙江等省市工会强调要在抗震救灾期间大力宣传在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和广大职工群众为抗震救灾作出的贡献,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在全社会营造支援灾区、奉献爱心的浓厚氛围。
……
站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青海省总工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安排工会干部24小时值班,随时监测灾情、职工队伍情况和救灾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把来自全国各级工会的救灾物资、药品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青海省西宁市出租车工会组织500辆出租车集结,随时待命,免费为地震伤员提供接送服务。此前,该出租车工会主席闫立平已带领一支由4辆出租车、16人组成的“爱心出租车队”抵达玉树,送去了出租车司机们自筹资金购买的感冒药、肠胃药、方便面、火腿肠等急需物品。
心手相连,爱在希望就在。
截至记者发稿,全国各级工会捐款捐物已超过3500万元。
数字是枯燥的,却生动地印证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力量!
并肩作战,中国工人力助玉树重生
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首府结古镇,曾经人丁兴旺,贸易繁荣。而如今,只剩下一片碎砖、断木和危楼。
4月17日上午,大地因余震不时轻微晃动,站在摇摇欲坠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楼下,州总工会副主席罗生海和工会干部白有成深深吸了口气,冲进楼里。站在楼外的人大气不敢出,唯恐任何细微的声音引来地震,把两个人闷在大楼里。
罗、白两人在开裂的地面和掉落的瓦砾中迅速绕行,焦急地寻找一块红色的标识牌。“在这儿!”白有成低吼了一声。罗生海循声跑过去。两人用手刨开压在牌子上的砖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字样露了出来。罗生海抱起标识牌,与白有成跑出了大楼。
当天下午,在玉树州总工会临时办公帐篷前,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标识牌被擦得一尘不染,高高挂了起来,前来领取救灾物资的受灾职工,在帐篷前排起了长队。
有人说:“罗生海,你‘犯傻’,为一块牌子冒险值不值?”可这位工会主席说:“大灾当前,受灾职工群众需要工会组织的援助,需要有一个‘温暖的家园’,帮扶中心的牌子一定要尽快竖起来。”
在千千万万参与抗震救援的人群中,“犯傻”的不止罗生海一人。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大才乡前沟村的马宝祥,当了大半辈子农民工。地震发生时,别人往外跑,他却往里跑,带着弟弟、儿子、女婿等7个“男丁”,组成农民工抗震救灾抢险队,开着挖掘机、装载机,拉上药品、食品、帐篷,连夜奔赴地震重灾区。他们肚子饿了不舍得吃一口方便面,却为受灾群众发放食品1万多件;困了就在车上和衣而睡,却为灾区职工发放帐篷600余顶、棉被2000余件。
4月19日,青海省总工会代表全国总工会将一面鲜红的“工人先锋号”旗帜授给了马宝祥。“为受灾群众做一点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让‘工人先锋号’的旗帜在抗震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当天,接过“工人先锋号”大旗的,还有青海人民医院赴玉树灾区抗震救灾医疗队等20个救援队。
工程抢险、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通路通电……在玉树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里,无论是通讯、邮政、交通,还是电力、公安消防、医疗卫生,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和农民工,无不像罗生海、马宝祥们一样,他们或是临危受命,或是主动请缨,与灾区人民并肩作战,尽己之力抚平玉树这块遭受灾难的土地的伤痛,在危难面前彰显了中国工人的伟大品格和时代风采。
如今,第一批活动板房搭建完毕,第一座抗震希望学校开课……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寄语——“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正逐渐化为现实。
玉树不倒!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还因为这里聚集着亿万职工的温暖关爱和各级工会组织的无私援助……
遭受磨难的玉树,必将在涅磐中重生!(本报北京4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