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机集团工会推进“差异化维权”
45项重点权益分别落实到9部门 准确有效维护保障不同职工群体合法权益
本报讯 (记者张玺 特约通讯员吴大刚)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生活福利委员会最近召开会议,热议改善职工福利待遇等事项,并原则通过一项涉及职工住房公积金的职代会提案。按照该项提案,今年1月1日以后入职的职工全部享受住房公积金待遇,1月1日之前入职的职工从2012年起享受此项待遇,新入职大学生还将享有住房补贴。
这是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工会推行职工维权新办法——“差异化维权模式”的一个缩影。该公司工会依据职工群体构成现状、职业职能类型、岗位工种以及职工一般权益诉求和特殊权益诉求的差异,对职工权益进行差异化归纳、细分和定位,45项重点权益分别落实到工会9个维权责任部门,以准确有效地维护保障不同职工群体的合法权益。
为推进“差异化维权”,该公司工会构建了利益差异协调、诉求差异表达、矛盾差异调处、权益差异保障四种运行机制,并强化工会各部门学法知法依法培训、职工诉求差异信息采集和维权差异业绩台账三种制度。
公司工会主席刘良说:“实施差异化维权模式,有效突破了工会维权中普遍存在的分工不细、责任不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工会各部门履职效率大大提高。”
该公司工会根据不同职工群体利益差异,建立了相应的利益监督保障机制,重点监督保障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和各种补贴按时足额发放。
“新维权模式操作性强,责任明确,如针对农民工在维权上为他们准确定位,重点维护他们的生存权、收益权、健康权和发展权等。”该公司工会生活保险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2009年开始,内蒙古一机集团工会依据职工构成的差异,新增农民工代表30名,占职工代表总数的5.45%;并通过“职工建议案答复制度”,落实农民工的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目前,该公司农民工的月均收入为1000元左右,最高的达2000元至3000元,并按时足额发放,从未发生过一起因拖欠或克扣工资而引发的劳动纠纷。农民工较集中的第十分公司还设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应急救助基金”,力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
目前,在内蒙古一机集团,“差异化维权模式”融入职工、服务生产经营已成为常态。2009年至今,公司工会根据职工岗位的差异,实施“点菜式”培训,开展四级劳动竞赛200多次,参加岗位练兵的职工超过万人次,参加技术比赛的职工达864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