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带来多重利好
【本周焦点】一石数鸟

本月主笔 刘建民
本周,吸引眼球的事件不算少。比如三聚氰胺再度作怪,令丑陋的“问题商品榜”多了“鸡蛋”二字,尽管那鸡蛋只出自一家企业;再如“蛆虫柑橘”流言伤害市场,柑橘大面积滞销,果农果商苦不堪言。如果说以上情状属于闻所未闻,那央行10月29日宣布调整存贷款利息则更引人注目。
尽管人们对降息有所预期,但10月29日央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还是让人慨叹“历史罕见”。毕竟这是一个月内的第二次下调利率。如果算上9月15日央行4年来首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这已是一个半月来,第三次宣布下调利率了。
与此同时,来自中新社的消息说,美联储为期两天的例行货币政策决策会议本周三结束。会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降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五十个基点,至百分之一。本次降息是美联储本月第二次宣布降息。一月内两次降息,这在美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降息带来了利好。受此激励,沪深两市10月30日小幅高开,并以收红结束。美股在获知降息消息后的当天,也迅速拉高。
降息当然不是为了单纯地刺激股市,其目的可能是“一石多鸟”。
就像金融专家所说,降息可以保持银行按揭市场有充足的流动性,有助于应对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有利于降低企业用资的成本,鼓励企业生产经营。这也是中国经济在维持金融稳定、应对全球金融冲击中,作出的一个呼应性的政策动作。
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这个不多见的动作,是政府实施灵活审慎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包含着刺激消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下滑的意图。统计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实现了9.9%的较快增长,这一增速明显快于同期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也高于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平均增速,但放缓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第三季度增速降到9%,为6年来首次出现的个位数增幅。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回落,控制通胀取得显著成效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由于世界金融危机蔓延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外贸出口受到影响,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于维护经济稳定发展的意义由此凸显。
消费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平稳、可持续的拉动作用。受居民消费习惯和储蓄习惯的影响,储蓄过多而消费不足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的一个问题。根据统计,我国居民储蓄的存量资金已经突破了20万亿元人民币,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列前茅,但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开掘13亿人口的巨大消费潜力,利用利息杠杆撬动消费不失为一个有效办法。与10月8日宣布的降息相比,本次降息,活期存款利率未有改变,依旧维持在0.72个百分点,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中长期存款利率的下调幅度进一步加大。其中3年期下调0.36个百分点,5年期下调0.45个百分点,而10月上旬下调时,3年期、5年期降幅均为0.2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降息力度有所加大。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目前一年期存贷款基准为3.60%和6.66%,和世界上其它经济体相比,我国利率政策工具依然还有运用空间。
(速写:赵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