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两山”实践,恼包蝶变

来源:中工网
2024-06-13 11:27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恼包村,建于清乾隆年间,如今以“网红村”的身份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大青山前坡沿线的具体实践的缩影。

“我喜欢它,因为这里‘常去常新’!”

曾经,恼包村因如江南水乡一般的村景震撼了呼和浩特市民的“朋友圈”。再次来到恼包却不能将它概括成某个风格的翻版。

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与棱角分明的现代楼房坐落于一处湖光山色之中,微风一起,碧波荡漾。“晋”味十足的民俗大集和超现实风格的恼包水世界比邻而居。颇有“迪士尼”韵味的游乐场与恼包摩天轮南北呼应,别有风趣……

“我从2018年看到恼包村的短视频就喜欢上了这里。”来自陕西榆林的游客郑友友笑着说,“我以为来一次就够了,没想到我每年来,这里给我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和郑友友一样,在呼和浩特市民张宇的眼中,恼包村就好像是他亲眼看着慢慢建成的一样。

“先是火爆朋友圈的‘江南水乡’游园区,然后是桃李源民俗大集、恼包之眼、恼包水世界,后来又有了游乐场,恼包音乐节、跨年灯光秀这些都让人对这个村子越来越着迷。”张宇说道,“我很期待后续恼包的建设,希望它能给我越来越多的惊喜。”

事实上,恼包的“常去常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得益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在践行“两山”理念过程中对恼包村不断升级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实施。让如今的恼包村与传统农村的风格截然不同,建设成为了具有现代化元素的活力村庄。

“此心安处是吾乡”

呼和浩特独一份的好风光不仅让恼包村接待游客量逐年攀升,更让许多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到了家乡创业。

孙学平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孙学平返乡创业。村“两委”根据他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需要,指导他在恼包村游乐场里开办了碰碰车乐园项目。自2021年营业以来,孙学平每年收入30万元左右。

讲起自己返乡之初的心情时,孙学平说:“其实当时也担心,但更多的还是对咱村发展有信心,就坚定地回来创业了。”

与孙学平不同,李飞是曾在大学城打工的“外来户”。当恼包村随着抖音火遍全网的时候,年轻的李飞“嗅”到了商机。

“刚开始我就是每个周末从恼包村附近的大学城带上一些零食来恼包贩卖,赚些差价。后来生意越来越好,我就干脆租下了一个小商铺在恼包扎根了。”李飞说,虽然不是本村人,但是看到恼包人气越来越旺,他也是从心里高兴的。

“‘此心安处是吾乡’,我觉得挺适合我的。恼包虽然不是我的老家,但是它让我心安,那它就是我的家乡了。”

据了解,恼包村目前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村集体搭建的文旅产业平台年创收达10.8亿元。

“恼包村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真正实现了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恼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恒彪的话语间充满了自豪。

“文明之风轻抚过的美丽乡村”

乡村美,看“颜值”更看“气质”。

为了让外来的游客感受到恼包村的时代变化,更让村民们牢记自己的“根”与“魂”。在恼包村建设之初,首先向大众开放的就是恼包村的文化大院。

“恼包村里的文化大院很有意思,有村史馆还有成果馆和民俗馆。”来呼和浩特市出差的彭先生,到恼包村之后第一站就来到文化大院参观,“里面陈列的每一件实物及图片都展示了恼包人为建设美好家园、追求美好生活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不仅是外地游客,许多恼包村的村民也会时常来文化大院逛逛。

“咱们这个大院建得好,里面有很多都是村里的老物件、老故事。”村民索女看着村史馆里的照片说,“有了这些,我们就能指着它对孩子们说这是过去的恼包。记得过去的苦才能感觉到现在日子过得有多甜。”

不仅是文化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也是恼包村党组织的重要工作。

农民丰收节、春节、元宵节……节日里的恼包村总是异常红火,社火表演、年货大集等活动热闹非凡,村民们在浓浓的中国节里感受着新时代的新变化。

如今的恼包村不仅精心培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还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在文化活动上做文章,恼包村由内而外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碧水环绕、绿树成荫、风景如画,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宜居宜业。

恼包村的蝶变仅仅是新城区在大青山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推进新农村发展,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典型之一。

围绕大青山敕勒川,以前坡生态绿带为轴线,新城区推进生态样本存储空间、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科技旅居等项目建设,持续丰富区域科普教育、商贸会展、精致露营等文旅业态,助推“生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敕勒川草原景观文化旅游带。

恼包村、水磨村、野马图村、生盖营村……24个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拔地而起。一处处风光秀美、业态前沿、特色鲜明、人文内涵丰富的农业产业日渐壮大,广大群众共享着生态建设的成果,人与自然交融出和美的画卷。如今,新城区生态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印证了新城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经济发展准则。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