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直播间不能成为二手衣服的“洗白间”

来源:人民网
2024-05-26 15:40

原标题:直播间不能成为二手衣服的“洗白间”

近些年,打着“品牌清仓”“商场撤柜”“源头工厂”等名号的“尾货孤品”直播间进入人们的视野。用较低的价格就能淘到一件“好看又稀缺”的“孤品”衣服,此类商品一度火爆到让观众“手慢无”的程度。

然而,许多消费者收到货后却发现,自己满心欢喜购买的“尾货孤品”衣服有的污渍明显、有的气味难闻、有的褶皱起球,甚至衣兜里还有零钱、耳钉、瓜子壳等杂物。当这些直播间里光鲜亮丽的“尾货孤品”竟然变成有问题的二手货,消费者的愤怒可想而知。

这种货不对版,将旧衣服伪装成新衣服销售的行为涉嫌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然而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商家明知衣服是旧货,却通过模糊字眼来迷惑观众以牟取利益,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不仅危害了市场秩序,更是让直播卖货行业蒙羞。

尾货与旧货二者不能混为一谈,直播间不能成为二手衣服的“洗白间”和“伪装间”。尽管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有序推动旧衣物交易。但目前,二手服装的界定、卫生防疫标准要求、交易等环节还没有相关标准。对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落地相关标准,规范市场秩序,从源头堵住二手衣物非法回收利用的“暗道”。

扭转这样的局面,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和惩治力度,让心存侥幸的商家望而却步。对于这种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的害群之马,要坚决严厉打击,唯有让这些偷奸耍滑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维护好市场秩序,促进社会消费增长。

同时,直播销售平台也要把好审核关,不仅要将那些被投诉过的商家账号列入“黑名单”,还有必要对其他以此类名义直播销售的商家账号进行严格审核和抽查,对于标注为“孤品”或“剪标”的商品,平台应要求商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质量检测报告、品牌授权书等,以确保商品的质量和来源合法。

严查商家的同时,更要关注背后的产业链。据媒体报道,此类“尾货孤品”主要来源于一些旧衣回收厂,不仅存放环境脏乱差,且售卖前并不会做专门的清洗、消毒等卫生处理。这样的衣服被巧妙伪装后流入市场,一方面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带来危害;另一方面也会扰乱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对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无论名头怎么换、套路怎么改,“尾货孤品”变二手货都难逃欺骗消费者,违法牟利的本质。只有从源头入手深挖利益链条,严格打击违法违规商家,建立长效回收机制,才能标本兼治,铲除“旧货新卖”的土壤,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樊美琪)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