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30名学子北京互联网法院取经

“以案释法”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与版权素养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4-05-26 10:15

原标题:30名学子北京互联网法院取经(主题)

“以案释法”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与版权素养(副题)

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5月24日,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的30位高校学子走进北京互联网法院,与法官面对面,了解版权保护知识。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呵护青年创新,版权创造价值”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增强青年人的版权意识,进一步激发广大学子的创新创造热情。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互联网法院,互联网法院是中国特色互联网司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我们的民族自豪。”在“在线诉讼体验区”,学生们重点参观与学习了诉讼E点通、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区块链展示区、第一代网络法庭及AI法官等内容。通过实地参观与听取讲解,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北京互联网法院在推进科技创新和司法创新深度融合、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新型诉讼规则、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创新模式,也让学生们对审判模式的“进化”有了更直接的体会感受。“我刚接触法学,今天来到北京互联网法院,感觉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法院办公的场景,这种全新的办案模式和场景更像互联网公司,打破了我之前对法院的刻板印象。而且其中很多高科技设备、手段,都让我觉得特别新奇。比如网络调解室玻璃墙还可以一键变为毛玻璃、保护当事人隐私,这种设计十分人性化。”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大一新生丁昊告诉北青报记者,在他看来,通过互联网与当事人沟通也许是未来的一个审判趋势。而通过了解互联网版权治理的相关案例,对当下版权治理的前沿问题有了更加深入和具象的了解,激发自己进一步在该领域进行探索与研究。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唐泽华在参观后,感触颇深。他表示,在听了很多案例后,让他意识到版权保护对于推动我国文化创新及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发觉版权保护其实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近。例如法官介绍的全球首例‘人工智能’著作权案,我们平时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也会应用到AI,但没想到可能会造成侵权行为。”唐泽华表示,作为一名法学生,他今后会更加增强版权意识,学习相关知识,做好版权保护。

此外,在“新型法官办公区”里,大家近距离观摩了互联网法院法官们的办公空间,了解了法官的办公特点,聆听了法官对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版权相关案件的情况及案例的介绍。一些同学还亲身体验了“虚拟法庭舱”,感受到在数字科技赋能下,司法工作将法律问题解决在“远端”的新思路、新趋势。

北京互联网法院机关团委书记李牛表示,许多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指向“版权”。对于大学生来讲,了解版权保护知识很重要。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老师张静楠表示,此次活动有助于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对新时代司法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据了解,“走进版权”参观体验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指导,北京互联网法院、首都版权协会等单位主办,今年还将组织大学生陆续走访版权相关司法机关、国际组织、行业组织、头部企业等地参观学习。作为2024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项目之一,“书香行”今年还将组织大学生们参与古籍修复、实体书店实践、阅读研学等活动,发挥高校力量助力“书香京城”建设。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