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激发创新

来源:经济日报
2024-05-25 13:33

原标题:保护知识产权就是激发创新

日前印发的《2024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等7个方面出发,明确了今年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

2023年以来,我国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上取得重要进展。知识产权创造量质皆升,2023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3%;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速推进,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首次超过50%,连续5年保持增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更加有力,首批10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第二批15家完成遴选;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国际合作持续深化,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多项成果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知识产权由过去追求数量进入追求质量的新阶段,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是第一位的。保护好知识产权,就是激发创新活力。

也要看到,总体上我国仍然没有完成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转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主要将国际规则作为知识产权制度构建的蓝本,在国际规则一体化程度较弱的领域,存在一些短板。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等领域未得到充分重视,立法空白滞后等问题仍存在。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业态新领域的发展也对传统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挑战。未来,要从多角度入手,调整和明确新业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格局。进入新时代,我国加快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在地方层面建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法庭),在国家层面建立技术案件的统一上诉审理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在全国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使得司法制度更加符合知识产权规律,质效不断提升。未来,要解决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计算难,知识产权司法案多人少、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发展不足等问题,在产业竞争不断加剧背景下聚焦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严厉打击抢注商标恶意维权、“版权流氓”、“专利流氓”等敲诈勒索现象,以平衡保护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推动知识产权质效增长。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持续完善现有的专利审查、商标审查和版权登记等机制,避免企业将知识产权作为不当获利的工具。严格把好专利授权关,对那些“边角料”甚至是“伪造的创新”,不应给予授权,必要时还应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商标恶意注册,除了加大打击力度,更要注意在商标保护机制中把商标价值的评估与实际使用状况紧密结合,通过政策引导将知识产权质量作为经营主体创新的指挥棒。

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当前,正处于全球知识产权经贸规则、治理体制加速转型期,这要求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之中。应以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积极主导、构建和参与区域性知识产权合作体系,把握新一轮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使全球规则朝着开放包容、平衡有效的方向发展。加深与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合作,在审查授权、跨境执法、争端解决等方面扩大对外合作,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保护、国际仲裁等体制机制,将我国打造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全球优选地。

马一德,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