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安全生产2万天的秘诀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4-05-25 09:45

原标题:安全生产2万天的秘诀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庞慧敏 通讯员 莫育杰 李德华

截至5月22日,累计实现安全生产2万天,安全编组列车16万多列、调动车辆700多万辆,保持全国铁路主要编组站调车组安全生产天数最高纪录……

这是国铁南宁局柳州车站下属柳州南编组站甲班三调55年来传承“严格管理、细心作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工作法交出的答卷。

柳州南编组站作为特等编组站,是湘桂、焦柳、黔桂三条铁路干线的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主要办理货物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出发任务,每天办理车辆达1.2万辆。甲班三调是柳州南编组站20个平面调车组中的一个,共有5名职工,平均年龄28岁,负责列车编组、溜放、取送等工作。

5月23日,柳州艳阳高照。编组场上,一列列编组好的货物列车整装待发。甲班三调调车长刘斌清打着车辆连结信号,指挥组员们编组货物列车。只见4名组员动作麻利地检查车辆、调整钩位,在调车机车的推送下,一辆辆分开的货车被编组成一整列货物列车。

午饭间隙,刘斌清在一间简陋的房间前介绍:“这是我们甲班三调的老荣誉室,也是我们的精神灯塔……”墙上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把人的思绪拉回55年前。

那是1969年8月18日的中午,甲班三调一位制动员因精神状态不佳,调车作业时忘记撤防溜铁鞋,导致车辆脱轨掉道,甲班三调之前保持的安全生产天数瞬间归零。事故发生后,甲班三调痛定思痛,提出了“严格管理、细心作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工作法,在工作中抓好落实与传承,这也成为甲班三调的班组精神。

“我是2020年11月担任甲班三调调车长,刚接手那天,我的上一任调车长吴冠华就带我进荣誉室,给我讲‘严细勤精’的班组精神,我也暗暗发誓,这个牌子决不能砸在我手里。”刘斌清回忆道。工作中,他总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精益求精,一点差错都不放过。

甲班三调学习连结员曹坤华有一次在车辆取送车过程中没有在规定位置下车,影响了列车取送效率。这看似小事,但事后刘斌清让他熟背规章和站场示意图,了解每一次作业的位置,确保高效编组列车。“‘严格管理、细心作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这十六个字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曹坤华深有感触。

柳州车站劳动人事科科长孔立峰曾在甲班三调工作6年多,他说:“我认为甲班三调有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每当有新人加入时,老成员都会发扬传、帮、带的传统,向新职工传授工作经验,把‘严细勤精’的班组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简单来说,就是把标准变成习惯、把习惯变成标准。”

传承培养扎实作风,勤学练就过硬本领。甲班三调在学技练兵上有着独特的方法,提炼了“五比两争”工作法,以“比任务完成好、比遵章守纪、比业务技术精、比思想工作细、比模范作用强和争做贡献、争当标兵”为内容,坚持开展“五比两争,岗位创优”活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我们组的职工口袋里都备有一本书,作业间隙都在学业务。”刘斌清说。甲班三调连续3年获得柳州车站调车职业技能竞赛冠军;连结员胡利峰今年代表国铁南宁局参加全国铁路车务系统平面调车作业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好成绩。

一代接着一代干,甲班三调的安全“接力棒”代代传承,实现铁路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如今,甲班三调已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安全示范岗”等荣誉100多个。

站上新起点,甲班三调在传承中续写传奇。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