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传承书院文化 培养时代新人

来源:湖南日报
2024-05-25 08:06

原标题:传承书院文化 培养时代新人

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真切感受到书院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古时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书院文脉贯穿古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载体。尤其是湖湘文化,可以说与“书院文化”如影随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等扎根湖湘本土的书院,为培养经世安邦人才、涵养湖湘文化提供了重要载体。对湖南高校而言,传承优秀湖湘文化特质,将“书院文化”精髓融入学生培养中,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砥砺其实践品格、涵养其创新精神,将其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当其时。

厚植“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湖湘儿女的爱国情怀流淌在血脉里,无论是流传于世的经典篇章,还是湖湘先哲的身体力行,都在诉说着“心忧天下”的爱国故事。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在主教岳麓书院期间提出“成就人才,以传斯道而济斯民”的教育思想。所谓“传道”,即传承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与人生之道,这里主要指传统文化的道统。“济民”,即爱民利民、经世致用、匡济天下,强调学者应具有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满怀拳拳报国之心、殷殷济世之情。传承发扬传道济民的书院精神,要求我们在培养时代新人的实践中,紧密结合当代青年特点,积极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特色活动,讲好湖湘文化故事,用生动事例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比如,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通过开设湖湘文化名人课程、举办湖湘文化专家进校园等活动,立体呈现湖湘先贤的“形”与“神”,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沉浸式体验湖湘英烈的千秋浩气与爱国情怀、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增强爱国主义认知。

砥砺实事求是的实践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岳麓书院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书院讲堂至今还悬挂有“实事求是”匾额。青年毛泽东曾经就读的东山书院和湖南一师,都受岳麓书院经世致用学统影响,要求学生关注社会,投身实践。从岳麓书院治学精神到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事求是是湖湘文化最显著的追求。继承和弘扬实事求是的书院精神,一方面,高校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比如,面对思维活跃的“95后”“00后”大学生,有些课程便不能仅限于在学校的课堂上讲,要推动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另一方面,要强化“实事求是”认知教育,引领学生立足实际、把握规律。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和价值评判标准多元,高校教师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才能引导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

涵养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创办于南宋年间的城南书院,近代以来培养出了一大批立志报国、不怕牺牲的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走出了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刻体现着湖湘儿女敢为人先的思想特质。“敢为”是指勇于担当、敢闯敢干的务实品质,“人先”是指先人一步,具有开拓创新的思想意识。近代以来,三湘儿女传承“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先声、开新局,引领历史潮流,推动社会发展。当下,激发青年学子“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构建鼓励创新、重视创新的学校生态环境,潜移默化地淬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要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创新师资队伍,引导教师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方式,鼓励创设学科重组、文理交叉的特色课程,引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要积极搭建创新实践培育平台,通过创业孵化器、创新实践项目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千年弦歌不绝,书院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湖湘精神,是以文化陶冶人、以文化教育人、以文化培养人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除丰富的书院文化外,无论是自然环境的选择、人文环境的营造,还是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形式等方面,古代书院教育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从中汲取丰厚滋养,根据时代要求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但能让优秀的湖湘文化历久弥新,也定能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滕昭丽 罗碧琼,作者分别系湖南文理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湖南省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文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