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神耆小子》中吸收年轻人的“新鲜血液”

郑则士:年逾七十 热血依然

来源:羊城晚报
2024-05-24 16:04

原标题:《神耆小子》中吸收年轻人的“新鲜血液”(引题)

郑则士:年逾七十 热血依然(主题)

羊城晚报记者 胡广欣

郑则士时隔五年回归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拍剧,由他主演的剧集《神耆小子》正在TVB翡翠台和埋堆堆热播。剧中,郑则士饰演富商钱大海,他白手起家创立钱万世集团,数十年来享尽荣华富贵,但与儿子、女儿等家人的关系却屡屡碰壁。此后,钱大海遭遇绑架,后被赵子勇(萧正楠饰)所救。在与赵子勇儿子赵一鸣(冼靖峰饰)的相处中,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逐渐意识到家人比金钱更重要。

年逾七十的郑则士依旧宝刀未老。《神耆小子》播出首周,收视稳步上升,跨平台直播收视最高达19.6点。近日,郑则士与该剧另一位主演冼靖峰一同接受了记者采访,分享《神耆小子》的拍摄点滴。采访中,郑则士金句不断,他笑称自己是“僵尸”,从后辈身上吸取热血,“这部戏让我变得年轻了很多”。

塑造恶人钱大海,“把我自己变成他”

郑则士上一次在TVB剧集里担纲主演已经是2019年的《街坊财爷》。此次回归,他坦言被剧本和制作吸引。郑则士说:“珍姐(曾励珍)给我机会回来,让我遇到非常好的编剧,我要郑重感谢她。”《神耆小子》有了20集完整剧本才正式开拍,给了郑则士足够的准备时间:“我是一个慢热的演员,这次有了完整的剧本,我可以把角色研究得更透彻,找到角色的人物性格。”

不同于以往郑则士扮演的或仗义或温厚的角色,《神耆小子》里的钱大海是个固执刻薄的“恶人”。郑则士的演绎赋予了钱大海这个人物丰富的层次感,令人又爱又恨。谈及如何塑造角色,他说:“我从剧本出发,找到这个人真实的血肉,用他的思维方式思考,想象他身上发生过什么事,导致他成为现在这个状态,最终把我自己变成他。”为了凸显钱大海的霸道,监制王伟仁专门设计了一个“老虎狗”形象。郑则士非常喜欢这个创意:“在大家的印象中,‘老虎狗’是比较凶的,跟钱大海很匹配。这个形象出来后也的确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谈及对《神耆小子》的期待,郑则士表示最重要是得到观众的喜欢。在他看来,港式温情喜剧充满浓郁的人情味,希望《神耆小子》能让观众每晚都享受一段有笑有泪的电视时光。他也期待看到观众的评价,无论好坏都会照单全收:“评价好坏都没关系,最重要是中肯,这样我们才能改进,下次更进一步。”

与年轻人合作,是一个“吸血”的过程

在《神耆小子》中,郑则士与曹永廉、萧正楠、樊亦敏、冼靖峰等后辈有不少对手戏。他诙谐地形容此次合作是一个“吸血”的过程:“我是‘僵尸’,要吸很多血才能维持生命。这次很幸运地遇到了很多新鲜血液,他们给我提供了非常多的养分。”谈到新人冼靖峰,郑则士更是赞不绝口:“他的血‘热辣滚烫’,让我成为一个热血的老年人。其实不是我教他什么,而是我来吸收年轻人的心态和想法,从而让我调整自己,我觉得自己都变年轻了。”

郑则士今年已经72岁,被问及面对TVB的高强度拍摄是否有困难时,他大笑:“当然不会,我‘吸’了那么多‘血’,精力充沛嘛!TVB剧集的制作流程几十年来都是这样,我在接戏前会问自己是否能支撑这种工作强度,可以我就会来。虽然有两个月平均每天只能睡4小时,但我仍然能接受。”他更谦虚地表示:“可以累当然最好,这表示我仍然重要。”

如今,郑则士依旧对表演充满热诚。这几年来,他的影视产量有所减少,他坦言并非主动减产,希望得到更多工作机会:“演员是没有主动权的,要靠制片人、平台给我们机会。我从来不挑剧本,因为表演就是我最想做的事。”

他不介意自己的荧屏形象被定型。“比如我这几年来在TVB拍的剧都是温情喜剧,其实不是我的选择,而是市场选择了我。制作方觉得我适合做什么角色,就会来找我。作为一个演员,我要做的就是完成基本任务之后,再赋予角色更多的血肉。把一个角色钻研透、演得好,这就是我奖励自己的方法。”

他期待与TVB有更多的合作:“TVB是我的娘家,我希望可以‘常回家看看’,如果每年都能拍个剧就最好了。”

冼靖峰:从前辈身上学会让表演更细腻

剧中,新人冼靖峰的表现也颇受关注。1998年出生的他通过TVB歌唱节目《声梦传奇》第一季而走进大众视野,此后参加选秀节目《亚洲超星团》,以第三名的成绩成为限定组合LOONG9的一员。《神耆小子》是冼靖峰首次挑大梁出演的剧集,一上来就要跟老戏骨郑则士及萧正楠、曹永廉等资深演员对戏,他坦言备感压力:“压力更多来自于自己。每天都可以见到那么厉害的前辈,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希望发挥出更好的水准。”

冼靖峰希望自己能够化压力为动力。他从前辈身上学到了不少表演经验,收获颇丰:“Kent哥(郑则士)说‘他从年轻人身上吸收热血’,我觉得我的热血是一股横冲直撞的蛮劲,会放但不会收。从前辈身上,我学会了如何调节,让表演更加细腻。比如我跟Kent哥有一场很长的对手戏,剧本有四五页纸。我提前花了很长时间准备,但当天开机前30分钟,Kent哥跟我商量,有些地方的节奏、对白和情绪想要调整。这对我来说是有难度的。拍摄的时候我一直没做好,但后来得到了Kent哥的点拨,我也利用30分钟的吃饭时间重新消化这场戏,后来也顺利拍出了想要的效果。”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