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真诚温暖 充满活力 多元包容

年轻人爱上这样的武汉

来源:​武汉晚报
2024-05-24 14:21

原标题:真诚温暖 充满活力 多元包容(引题)

年轻人爱上这样的武汉(主题)

武汉晚报记者 黄丽娟 通讯员 黄炜

“若问在武汉,最能打动游客的是何处的花?”大三学生王骏杰给出的答案是:在解放公园所拍摄的泡桐花,“我在公园拍摄之时,所看到的绝非仅仅只是花,还有放风筝的孩童、晒太阳的大人,诸多市民在城市生活的身影,如此场景着实打动了我,也让我爱上了武汉”。

年轻人缘何热爱武汉?5月22日下午,武汉市旅游协会2024首届武汉大学生文旅风采大赛落下帷幕,参赛的大学生们凭借原创短视频和为武汉旅游设计的吉祥物给出了答案。

他们眼中的武汉

真诚温暖,值得来

王骏杰来自武昌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是浙江人。此次,他与同学共同创作了短视频《江城花开》参赛,以“花”作为开场主题,旨在借助赏花的热度吸引观众的目光,期望能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武汉还有午后阳光般的烟火气息。该视频从3月底开始拍摄,最终的成片涵盖了武汉美景,又蕴含着创作团队对于武汉深沉的热爱。“在武汉读书三年,我结识了很多武汉人,他们总能将最真诚的笑脸呈现给我们。我在坐地铁1号线时,与一位武汉老先生攀谈一路;路边卖豆皮的老板娘会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多送我一份豆浆。”王骏杰表示,如今,他和同学在武汉游玩的线路规划已经深入到老街、老社区,“希望能多了解这个城市的运转,感受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来自湖北经济学院新媒体广告专业的大三学生罗先华和同学带来短视频《爱上一座城,就像打了一个喷嚏》。他形容道,这个主题的感觉就像是描述了他们爱上武汉的心情,“猝不及防”。在短视频里有这样一个镜头,武汉一家牛肉面馆的老板为老板娘揉着肩膀,脸上笑意满满。罗先华说,这个镜头并非摆拍。当时,拍摄团队在黄鹤楼红墙取景后,随意走进了粮道街的一家牛肉面馆,老板夫妇非常热情,助力他们拍摄。“当时负责摄影的同学已经快拍摄完毕,准备收工了。老板看见老板娘略显疲惫,就帮她揉起了肩膀。这一幕被同学抓拍下来,而这也是让我们爱上武汉的瞬间,觉得这座城市无比温暖。”罗先华说,牛肉面馆的老板夫妇热情大方,在柴米油盐的生活里带着温情,“我们想,这正是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武汉是一个值得来的城市的最好论证。”

他们爱上的武汉

充满机遇,有活力

“我最喜欢去凌波门看日出日落,期待新的凌波门开放。”施晓鹏是湖北大学旅游专业研究生,从甘肃来汉就读一年多。此次他创作的短视频《一楼一花一湖一武汉》,以诗意的语言展示黄鹤楼、东湖等武汉著名地标。他平时最喜欢去凌波门,栈道、湖水、日出融合在一起,感觉格外独特。他还喜欢去东湖绿道骑行,这条在城市里的绿道,让人感觉格外悠闲、舒适。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胡嘉琳和同学创作了短视频《武汉是一座包容的城市》。胡嘉琳介绍,团队的成员都不是武汉本地人,他们在视频中以真实的镜头与言语向人们展示武汉这座城市,讲述有关武汉的故事。在大家看来,武汉快速发展的同时,没有失去市井中应有的温度——蓬勃发展为每一位来到武汉的人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可能性,每一个在武汉努力生活的人都可能留在这座城市,共同续写武汉故事。

来自武汉轻工大学农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们为武汉旅游设计了吉祥物——“花花”。团队代表李平谦来自山东,在武汉读研究生。他介绍,团队选取了武汉市花梅花、黄鹤楼、“大江大湖”三种元素来设计“花花”的人物形象,并采用让人愉悦的微笑表情来传达武汉热情好客的精神。在李平谦看来,武汉是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包容性非常强。“武大樱花、东湖骑行都是浪漫的,黄鹤楼的夜景令人震撼。江汉路有着古今融合的辉煌。我还游玩了很多地方,植物园、知音号、木兰草原……感觉都不一样。”如今,他和同学则更喜欢去传统社区吃饭、溜达,“能感受到武汉特别浓厚的生活气息”。

他们设计的武汉游线

多元包容,大众化

在武汉旅游线路设计赛中,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旅游专业的李辰梓、张欣瑶等同学设计了一条“武汉漫时空线路”。第一天“踏足历史长河 领略古代文化”,游湖北省博物馆、晴川阁、长江大桥、户部巷和黄鹤楼。第二天“回望近代历史 体验多元文化交融”,游粮道街、昙华林、汉口历史风貌区和知音号。第三天“探寻现代科技 与自然和谐共生”,游中国建筑科技馆、空轨、东湖。“这条线路不仅仅能游玩到武汉的热门景点,还融合武汉的古今形象,展示了城市的包容精神。”李辰梓介绍,这条线路是专为入境游游客设计的,定位是“大众化旅游”。在设计线路时,大家找到众多在汉留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并选择了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喜欢、点赞高的景点。

2024首届武汉大学生文旅风采大赛分为四个赛道:“爱上武汉的一万个理由”主题短视频、“红色足迹·壮丽华章”红色精神微讲解、“绘就文旅·灵动江城”武汉旅游吉祥物设计及“悠游湖北·寄情雄楚”旅游线路设计。决赛现场,参赛大学生轮番进行作品展示及讲解,并接受评委的点评与提问,最终决出优胜者。大赛评委、武汉市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旅游管理系主任李会琴教授认为,武汉的活力与包容是此次大学生选手们关注的主题。参赛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年轻人对武汉典型的“江湖文化”、温暖而幸福的市民生活及丰富美味的饮食文化的热爱。此外,英雄城市的印象、现代城市的繁华、绚烂樱花的浪漫等都是大学生爱上武汉的理由。

责任编辑:宋新雨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