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激发新动能 福建加“数”跑——写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

来源:福建日报
2024-05-24 11:55

原标题:激发新动能 福建加“数”跑(主题)

——写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副题)

记者 林蔚

万物互联时代,一“数”激起千层浪。

从21世纪初“一点击鼠标,就能看到全省的数据”,推向全国的数字化建设在福建拉开澎湃序幕;到2023年福建省级政府网站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位,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9万亿元,对GDP贡献超53%,福建正在数据要素赋能下全速奔向未来。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本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主题。数据作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新型生产要素,区别于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最大特性——“数乘万物”,具有放大、叠加、倍增的乘数效应。不论是需要数字化改造的传统产业,还是以数据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与产业相互促进、相互激发,迸发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又是一届智慧激荡的盛会。在举办地福建——数字中国建设实践发源地,正焕发出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持数字政务全国领先、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

开发利用,探索争先

数据要素如何界定产权、数据资源怎么汇聚开发、数据流通怎样实现合规高效等一系列问题,是开发利用公共数据资源、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时必须解答的新课题。

从“0”到“1”,福建率先答题。

2020年我省被列为国家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在全国首次创造性提出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开发模式;2021年推动出台《福建省大数据发展条例》,组建福建省大数据公司创新管理运营;2022年制定《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开发管理办法(试行)》,上线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2023年重点推动公共数据应用场景建设,率先推动公共数据面向社会安全高效持续直接供给……为国家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建设贡献了“福建经验”。

仅过去一年间,我省就制定实施《福建省一体化公共数据体系建设方案》《福建省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有力推动建设全省一体化公共数据体系,优化完善全省公共数据汇聚共享、统一开放、开发服务三大基础平台,建成福建大数据交易平台。在全面、系统、完整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

今天的福建,数据供得出——省市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接入2009个系统,汇聚数据总量已超过1600亿条,实现“应汇尽汇”“应接尽接”。在此基础上,开展数据条目式归集,优化“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等基础库。

数据流得动——建立起支持部门数据共享、公共数据开放开发和数据流通交易的流通基础设施体系,满足政府内部、政府和社会主体之间,以及社会主体和社会主体之间的数据流通交互需求,已累计向社会提供开放类公共数据目录2.3万个、1.2亿次下载服务、开发类公共数据目录3290个、372万次数据服务。

数据用得实——持续深化数据赋能科学决策、政务服务、精准治理、产业发展等各类场景,在金融、纺织、钢铁等行业涌现一批数据要素赋能应用。现有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应用场景超670个,公共数据开发服务应用近100个。

数字政务,保持领先

连日来,通过闽政通App注册参观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观众数量持续攀升。

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和参加数字盛会,闽政通近日上线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专题。老百姓只要在App首页点进热门服务中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专题,再选择“参观注册”,填写个人信息提交即可。

一触即达、一网通办、一站畅办。今年1月,闽政通焕新升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注册用户6230万,工作日日均活跃用户数近45万,入驻高频事项超800项。医保、社保、公积金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项成为排名前三的服务,占用户使用总数64.5%以上。

好用、爱用、多用,闽政通是我省多年来在数字政务领域保持全国领先的一个缩影。

2023年,福建省省级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软件测评中心评估为“卓越级”,省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全省超99%事项实现网上可办。

福州市政务服务“一网好办、全城通办”经验做法、泉州市“‘数字政务门牌’触达群众‘家门口’,便利政务服务一点通”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在全国推广;厦门市政府网站绩效评估连续2年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名;平潭率先实现台资企业注册“全程网办”,首创台湾居民个税补贴“免申即享”……

领先的数字政务不仅为老百姓和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方便,也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撑。

2022年起上线的福建省经济社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监测与绩效管理平台,在全国率先将全省宏观经济与绩效管理融为一体。现已汇聚省市县三级300多家数源单位关键数据155万多条,涉及电力、税务、交通、经营主体等高频的原始公共数据约3亿条。平台当前建立监测指标近5000项,通过分类科学、上下贯穿的指标体系,构建起常态化分析研判机制,率先在全国省级层面实现每周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

数据赋能,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怎样让流动的数据赋能更多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被福建摆到突出位置。

2023年,福建制定实施全省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一张着力优化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的蓝图,正一天天变成实景图。

目前,我省已建有5G基站超10万个,并率先完成距海岸线30公里全覆盖,厦门、福州、泉州、漳州、三明、龙岩等6个地市达到千兆城市。全省建成标识解析节点5个,标识注册量达7.4亿,较2022年底增长60%。福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被列入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宁德三都澳正在打造全国首个5G智慧海洋示范区。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率先探索创新的数据资源分级开发利用、全国领跑的数字政务服务水平和强势推进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汇聚起了赋能我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

近年来,我省数字经济发展交出了一张亮眼成绩单:集成电路和光电、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产业集群规模超2000亿元,马尾物联网、武平新型显示等5个数字产业集聚区产值超1000亿元,10家省重点数字平台交易额破百亿元,福州、厦门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宁德时代、雅马哈、凯邦锦纶、阳光中科入围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数据赋能,数字社会建设同样跑步前进。

目前,福建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影像共享调阅全覆盖应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毫秒级共享”,累计互认检查检验项目约4.41亿项次,远程医疗已经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全覆盖;全省构建起一体化生态环境物联感知“一张网”,迭代升级生态云平台,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功能变化情况监测预警,生态数字化建设不断加快;数字城乡建设欣欣向荣,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建设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1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500多个……数据要素正为更广袤的社会领域、更丰富的应用场景赋予新动能,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数字化服务也日益丰富完善。

面向未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美好生活正向人们发出召唤。

责任编辑:王妍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