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接续奋斗 向美而行 奋力绘就人水和谐美丽淮河新画卷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4-05-24 10:44

原标题:接续奋斗 向美而行 奋力绘就人水和谐美丽淮河新画卷 

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淮河流域局)正式揭牌组建。伫立回首,五载芳华,淮河流域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决落实生态环境部党组工作要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淮河流域总体水质状况由轻度污染转为良好,并保持至今。2023年流域水质优良国控断面比例达到84.3%,高于“十四五”规划目标8.2个百分点。

流域统筹,推动淮河保护治理取得新成效

强化规划引领,构建“三水统筹”系统治理新格局。淮河流域局坚持把规划编制和督导落实作为重要工作抓手,牵头组织编制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建立流域规划和地市规划要点实施进展定期调度机制,推动规划落实落地。下足绣花功夫,全面系统评估安徽六安、河南商丘等地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点实施情况,解剖麻雀、总结经验,传导压力、推动落实。强化“三水”统筹治理,聚焦流域汛期污染突出问题,综合运用预测预警、汛前督导、测管联动、指导帮扶“四步法”,压实地方治污责任,推动流域汛期水质连续3年好转;密切关注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情况,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加强信息共享,及时沟通协调,落实监管要求,2023年流域17个重点河湖34个断面中,生态流量保障达标断面占比为97.1%;选择淮河干支流及洪泽湖等重要湖泊开展水生态调查监测,研究提出淮河流域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试点评估,为下一步水生态考核打好基础。

强化责任担当,突出抓好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保障。淮河流域是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区域和主要流经地。淮河流域局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加强南四湖等南水北调东线重要湖泊治理保护,组织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生态环境厅和8个地市人民政府建立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建立重要事项通报制度,每年召开全体会议,审定印发年度工作计划,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实现流域统筹和区域落实“双轮驱动”。在统一管控要求上迈出重大步伐,按照“统一编制、分别报批、分省实施”原则,组织四省分别发布污染物排放限值统一的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成为首个由国家牵头统一编制、以地方标准形式发布的流域型综合排放标准,为全国跨省流域综合治理作出示范引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湖区采煤企业退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试点、排污口排查整治以及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也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联防联控机制建立3年来,南四湖流域水质优良国控断面比例由2021年的84.2%上升至100%,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期输水干线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

强化问题导向,推动解决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深化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每月开展流域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会商,强化独立调查和溯源分析,督促地方落实治污主体责任。5年来共对国控断面水质恶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异常等问题开展现场调查118次,对11个突出问题启动独立调查,将有关情况反馈地方政府并督促整改,截至目前已有9个问题完成销号。紧盯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2020年以来实地核查水体1000余个,发现并通报城市黑臭水体问题85个,推动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坚持以水定岸、水陆统筹,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编制淮河流域局审批范围划分方案并由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依法审批授权范围内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指导流域五省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积极开展土壤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2022年以来累计组织43人(次)对山东、安徽和河南三省94个县区的农村环境整治及1个县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进行调研评估。推进流域尾矿库环境监管,2021年以来共抽查尾矿库99个,发现各类尾矿库环境问题300余个,及时反馈地方并督促整改。强化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现场调研引江济淮等18项重大建设项目和专项规划实施情况,督促落实生态环保措施,提升源头预防和过程管控效能。

强化支撑保障,提升流域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充分发挥监测科研支撑作用,协同水利、气象等部门建立健全流域水质、水文、气象信息共享机制,实时掌握重点断面水质状况,精准科学开展水污染预警、环境应急等工作,实现测管有效联动处置。建立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会商机制,加强上下游、左右岸、跨部门协同防控,每年汛期根据水雨情和水质信息,及时开展会商,强化预警通报。4年来,共向各地发出19期预警信息。累计选派151人(次)参加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江黄河生态环境警示片拍摄以及蓝天保卫战、工业园区和城市黑臭水体统筹强化监督帮扶等专项工作,坚持干中学、干中练,干部职工履职本领得到锻炼和提升。

锚定目标,谱写美丽中国淮河新篇章

2023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施工图,美丽中国建设已迎来积厚成势、全面推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提速阶段。淮河是链接长江和黄河、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纽带,有着东西互济、南北贯通的优势。要聚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机构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使命任务,积极推动流域内“美丽系列”建设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督导“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现场督导调研流域规划和地市规划要点实施进展,精准开展指导帮扶,“十四五”期间实现流域内45个地市规划要点实施情况督导全覆盖,推动各地高标准完成规划目标任务。扎实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选择重点地市全面梳理规划任务进展,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为解决流域水生态环境共性问题提供借鉴,谋划好“十五五”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思路举措。

推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紧盯省界河流水质不稳定、汛期污染加重等重点断面,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做深做细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研判,加强指导帮扶,跟踪督促,推动解决制约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瓶颈问题。指导地方加强汛期水污染防治,推动城乡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指导监督流域内县级城市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地级城市巩固提升治理成效,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调研评估,倾力守护老百姓“家门口”的碧水净土。

守护南水北调东线“一泓清水”北送。充分发挥南四湖联防联控机制平台作用,持续推进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实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不达标支流排查整治、入湖河流湿地建设等重点任务,开展常态化监督性监测,保障南四湖流域及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标。

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淮河流域共有307个河湖水体列入国家层面《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明确了保护建设要求。要指导帮扶地方锚定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2035年“人水和谐”美丽河湖基本建成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安排,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打造富有流域特色的美丽河湖样板,着力满足人民群众亲水需求。

新时代新征程上,淮河流域局要围绕流域生态环境监管主责主业,贯彻落实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要求,强化党建引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固底板、补短板、强弱项,引导干部职工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以优良的作风、过硬的本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保护卫士。

刘辉,作者系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分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