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城中之城》于和伟演出“灰度人物”的现实价值

来源:北京日报
2024-05-24 10:47

原标题:《城中之城》收视和口碑持续走高(引题)

于和伟演出“灰度人物”的现实价值(主题)

北京日报讯(记者 李夏至)金融题材电视剧《城中之城》自播出以来话题热搜不断,围绕该剧的创作经验,电视剧《城中之城》研讨会近日在京举办。

该剧自4月9日开播以来,收视和口碑持续走高,不仅凭借单集收视率3.754%的成绩,收获了2024年CVB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年冠,还以全剧每集平均收视率3.167%的成绩,创下了CVB改版以来的集均历史最高值;在热度方面,该剧占据爱奇艺站内热播榜、飙升榜、热搜榜等多个榜单首位。

该剧塑造的“灰度人物”,播出期间引起了广泛讨论。对此,赵辉的扮演者于和伟表示,“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其实都是有灰度、有变化的,他们都是在黑白光影之间的‘灰’过渡。作为演员,我爱这种有灰度的人物,我觉得他具有现实主义的价值。”苏见仁的扮演者冯嘉怡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剧集播出前,导演鼓励我们要让作品能够‘留在艺术长廊中’,让每一个角色都能留下自己的印记。这个鼓励鞭策了很多人,我也被鞭策到了。我觉得演员就应该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做一个小人物,在舞台上才能做大人物。”

制片方代表、兴格传媒董事长杨文红通过回顾剧集创作历程,表示“文学性是《城中之城》的底色和内在力量,令剧中所有的角色具有复杂的光谱。短兵相接的现实主义是《城中之城》的锋芒,在真实环境中拷问人物,让人物有真环境、真反应、真情感,让创作和现实贴得更近。”同时,对于如何在筹备中确定创作方向和剧集主题,《城中之城》导演滕华涛分享道:“我们选择放弃从单纯的银行背景去写一个行业剧,将重点放在写人上。关注人在这样的变革过程当中,他们都做了什么,他们都面对什么,他们如何做选择和面对这些诱惑。”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表示,“艺术本身是一种灵魂的冒险,如果完全没有冒险的艺术是乏味的,也是平庸的。在这方面,《城中之城》以鲜活的现实主义力度,勾勒出了非常生动丰富的金融众生相。”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帆评价道,“《城中之城》展现的这种洪流中的大浪淘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书写。整个主创团队有着利刃扎心和冷眼入局的感觉,以一种冷静客观的视角投入创作,这给很多现实主义题材带来启示。”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