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孩子“出口成脏”?大人少些“口头语”,孩子才能“净口”

来源:北京晚报
2024-05-24 09:25

原标题:孩子“出口成脏”?大人少些“口头语”,孩子才能“净口”

学校门口,青涩阳光的少年不时说出浅陋粗俗的脏话,实在让人不适。据今晚报报道,中小学生把脏话挂在嘴边,较为普遍。

据报道,说脏话的孩子,有的是为了表达情绪,游戏失误、球场上表现不佳,下意识地嘀咕句脏话表示懊悔;有的是把脏话当口头禅和语气词,有一搭没一搭地蹦出个脏字;有的用脏话开玩笑、打招呼,骂人者毫无自觉,被骂者或回骂或一笑置之。令人担忧的是,“出口成脏”呈现出愈加低龄化趋势。有老师表示,以前学生说脏话一般在三年级开始冒出苗头,现在一二年级的孩子也会污言秽语,让人颇感震惊。

孩子从哪儿学来的脏话?有初一学生表示,处在脏话的语言环境中,听着听着,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说了。确实,有些家长说话爱带脏字,孩子耳濡目染,也就张口就来;社会各色人等、网络各路主播,往往“口吐芬芳”,孩子听了或觉得好玩或觉得解气,很容易有样学样。校园里,只要有一个孩子说脏话,就有其他孩子跟风,加上部分老师和家长觉得说脏话不是什么大事,没有正确引导,导致“出口成脏”的流行病成为痼疾。追根溯源,孩子常把脏话挂在嘴上,根子在大人那里。

孩子的词汇储备还在快速吸纳阶段,他们什么都学,同时表达还没有完全成型。对脏话背后的恶意、攻击性以及道德评判,他们的感知还比较模糊,只是隐约觉得不太好听。甚至有孩子觉得说脏话很像大人、“非常酷”,才盲目跟随大流。报道中,就有孩子表示:“我们并没有觉得是在骂人”、“其他人这样说觉得很酷,才学着说”。说脏话并非小事,若不加以引导,不文明的用语习惯很可能保留下来,跟随一生,进而在代际更迭中,影响更多人、更多代。

净化孩子的用语环境,大人首先要作表率。在孩子跟前,家长说话切勿夹带脏字,遇到主播、路人骂街,家长也要第一时间出面引导孩子,明确指出不文明之处。学校也有育人之责,更要做到全员育人,从班主任、任课老师,到保安、保洁,都有责任随时提示学生文明用语,而不是放任不管,任由脏话在校园里狂飙。另外,对“出口成脏”甚至靠骂街博流量的主播,平台应该出手,屏蔽关键词、下架视频、封号,而不是任由脏话污染网络环境,污染孩子心灵。

如果大人尚且管不住自己,孩子怎么会自动学乖?想让孩子“净口”,大人先得以身作则,少些无所顾忌的“口头语”。(实习记者 李霞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