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马恒昌小组建组75周年,5位大国工匠畅谈小班组如何发挥大作用——

“有些需要改变,有些必须传承”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5-24 07:29

原标题:马恒昌小组建组75周年,5位大国工匠畅谈小班组如何发挥大作用——(引题)

“有些需要改变,有些必须传承”(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世光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位叫马恒昌的老工人提出的口号。1949年4月28日,因工作成绩突出,马恒昌所在的工厂党组织以马恒昌的名字为他所在的车工一组命名。

一转眼,马恒昌小组已经走过75年的历程。近日,5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齐聚通用技术齐齐哈尔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参加“弘扬马恒昌小组精神 加强新时代班组建设交流会”。与会期间,他们畅谈了新时期班组如何才能展现更大作为。

“过去我们在绿皮车上工作,用的工具是锤子、螺丝刀、万用表,现在是在高铁上工作,用的都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据分析系统’‘健康诊断系统’。”谈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高级诊断组工人、大国工匠罗昭强说,班组是对生产力发展变化最敏感、反应最迅速的单位,要掌握生产力的最新变化动向,并开展好相应培训。

“为了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我们开发了一套‘密室逃脱’版的培训。”罗昭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班组在高铁列车车间里开发了一套新颖的培训方式,将年轻的技术工人“锁进”高铁车厢,通过准确找到并排除故障点,才能找到下一个关口的“密码纸条”,排除所有故障后才能找到最终钥匙,打开车门。

“传统的课桌式培训不能完全满足年青一代技术工人的成长需求。”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大国工匠刘伯鸣介绍,“我会定期安排年轻同志现场操作,其他徒弟在旁边观看,我负责现场点评、指导,好的方法还要录制下来。”

“一个锻件的烧制能否少用一些时间,节约燃烧成本?”刘伯鸣说,哪怕是少用了一分钟,也是年轻人的创新成果,他们都要在班组里及时表扬。

“这种创新的意识、勇敢的尝试,本身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必需的精神。”刘伯鸣说。

“创新”,这是5位大国工匠成长路上拥有的共同关键词,也是他们认为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班组实现更大作为的不二选择。

在这次纪念马恒昌小组建组75周年会议上,黑龙江省总工会牵头,来自长春、辽宁的3位大国工匠与黑龙江省的3家劳模创新工作室签订了“3+3+N”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协议,未来联盟将从源头和底层加速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增强破解“卡脖子”问题的能力。

“我们班组曾经用10吨的天车辅助制造出了40吨的模具,一次性就实现了800万元的订单,在国际市场上开了先河。”大国工匠李凯军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铸造公司模具钳工,为了班组的好传统,李凯军独创了“五传五提”的培养理念,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传播先进理念,提升思想意识”。通过向班组年轻人传播先进、创新理念,促进他们行动上的转变。李凯军班组的28人中,已有3位全国技能大赛冠军。

在参会过程中,与会代表参观了马恒昌小组纪念馆和马恒昌小组车间。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班长、大国工匠刘丽注意到,纪念馆里的历史照片上,展示的都是过去传统的手摇式车床,而如今小组的车间里,一块LED显示屏上,快速变化的数字记录着每一个数字机床的生产状况。

刘丽所在的班组成立于2011年。10余年来,她所在的大庆油田采油二厂,采用“研、产、用”一体化攻关模式,累计创造技术革新成果1048项,获国家专利174项,推广成果5000余件,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创效1.2亿元。

“这其中,企业对班组的信任、支持、投入非常必要。”刘丽透露,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第一时间投入经费,引进行业先进的3D打印技术、机械加工工具设备,创建了一线职工的革新“梦工厂”。

“有些需要改变,有些必须传承。”大国工匠、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机车分厂机车电工张如意在参加会议后表示,典型引领示范作用的发挥永远不能忽视。

张如意说,班组很小,每个人都是面对面交流,做不做事,真做假做,大家一目了然。“这种情况下,‘怎么做’胜过‘怎么说’。”张如意说。

“‘精益求精’‘脚踏实地’这些抽象的表达在班组里必须有具体的落实,让人看得到、看得懂、可模仿。”张如意说,这是他对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句话的具体理解。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