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农产品零售额快速增长,数十种新职业正在兴起

农村电商如何驶上致富高速路?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5-24 04:13

原标题:农产品零售额快速增长,数十种新职业正在兴起(引题)

农村电商如何驶上致富高速路?(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黎浩

在云南思珺儿贸易有限公司助农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在打包、直播、运输新鲜水果,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们在短视频平台上有6个店铺,两个黑标店铺,一年发货量五六百万单。”云南思珺儿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马艳介绍,直播助农的整个产业链带动大量就业岗位,让更多特色农产品打开新销路,架起乡村致富路。

在云南果蔬产业带,活跃着众多助农产业型主播,他们通过直播电商,搭建起产地农产品通向全国的高速路:95后大学生将滞销的紫皮蒜卖到了全国各地,村民露出久违的笑容;90后大学生返乡做水果采购,帮农民多挣几千元;80后宝妈将云南石林的风化石人参果打造成品牌,打开了新销量。

快手电商果蔬行业负责人张玉表示,2023年,超过13.6亿个农产品订单经由快手发往全国各地,同比2022年增长56%。

记者从日前在云南举行的直播电商助农兴农研讨会上了解到,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同比增长12.5%。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国庆指出,短视频直播平台涌现出农业经理人、数字化采购等数十种新职业,成为助力农产品上行、带动就业创业的重要载体。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卢晖临表示:“有文化、有技术、有知识、有视野的青年人回到县域、回到乡土区域发展,带动周边的农民发展,也使得流失的水土逐渐走向乡土复原。”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紫皮独头蒜是当地特产,营养价值高、剥皮方便,但因知名度不高而“卖不出去、卖不上价”。95后的宾川姑娘晏林英大学毕业后返乡,开始研究如何将紫皮独头蒜卖出去。

“我们拍摄短视频,让更多人对紫皮独头蒜有一个认识、了解、下单、复购的过程。”晏林英介绍,2023年,公司的整体销售做到了将近1亿元,电商销售额占比达到70%。

一头头紫皮独头蒜通过直播间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也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我们跟周边农户成立合作社,研究起二次返利的模式。一方面我们提供好的种子、肥料,带动社员抱团采购,把生产成本降下来;另一方面,把直播电商和种植环节打通,帮农户把农产品更好地卖出去、卖出价。”晏林英说。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教授表示,直播电商助农改变了传统小农生产对接与大市场的格局,让乡村振兴实现良性循环。过去从农户到消费者餐桌要经过六七道环节,导致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都受损,如今通过直播间将源头好物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让消费者有了新的购物选择,也为地方特色农产品打开了新通路。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