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莆田秀屿区:零工市场,“零距离”灵活就业

来源:福建日报
2024-05-24 13:55

原标题:零工市场,“零距离”灵活就业

福建日报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陈世玉 刘营营

零工,通常指短期工或临时用工,他们就业形式灵活、工作周期短、时间弹性大。过去,零工人员想找一份适合的工作,往往需要“碰运气”“等机会”。

去年7月11日,莆田秀屿区首个零工市场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启动运营。零工市场集信息咨询、就业指导、招工候工等功能为一体,通过优化零工对接流程,简化求职招聘登记事项,设立零工信息快速发布通道,打造零工“即时快招”模式,为辖区内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

“随着秀屿新城建设的不断推进,住房、教育、医疗、办公、休闲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家门口有景区、有商圈、有优质教育资源,再为新老居民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将‘宜学、宜业、宜居’的新城区稳稳落到地上。”秀屿区委书记张伯松表示。

告别“家里蹲”

4月底,在秀屿区刚刚结束一份短期保洁工作的杨秀霞返回了辽宁老家。这次,她打算卖掉老家的房子,和丈夫一同定居秀屿。

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向求职者推介工作岗位。林静静 摄

10年前,杨秀霞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到秀屿区东庄镇的鞍钢冷轧钢板(莆田)公司工作,夫妻俩每年都跨越多个省份来探望陪伴孩子。“这里的气候很好,十分宜居,生活也方便,刚好儿子在城区买了房,我们老两口打算都搬来。”杨秀霞坦言,自己今年56岁了,在家闲不住,可本身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去年注意到秀屿区开放零工市场,便应聘了简单的家政保洁工作,目前已有多次成功的就职经历。

“一个月3500元,还有4天休假,我很满意了。这次回去,还要继续找些活干。”杨秀霞感慨道,在陌生的城市里再就业确实不容易,零工市场的出现,为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告别“居家焦虑”的不只是杨秀霞。

晨间7点半,55岁的郭吓明准时打卡上班,穿戴齐整后,他开始巡视场地。“我所在的企业主要是做仓储和场地出租的,包吃包住,平常8个保安两班倒,倒也不算太辛苦。”郭吓明告诉记者,自己虽是本地人,但长期定居在西安,每年都要返乡待上数月,照料87岁的老母亲。

“回来也不能无所事事,总要做点什么补贴家用,我就想到了应聘保安。”今年过完元宵,郭吓明来到零工市场找工作,和第一个东家结算完毕后,上个月又重新入职福建省创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离家15公里,值完一轮班就可以回去了,匹配到的岗位还算比较符合预期,也给我省了很多找工作的时间。”郭吓明说,求职流程十分简单,只要向工作人员提交个人信息,说明求职意向,当场就会形成推荐岗位,很适合他们这样不擅长网上操作的大龄群体。

“发挥政府作用、整合企业资源,零工市场可为求职人员提供一对一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匹配等服务,有力地促进群众多渠道灵活就业。”秀屿区劳动就业中心负责人陈永锋说。截至5月17日,全区共有40家企业发布零工招工需求共计352个岗位,已有243名零工人员前来线下登记求职信息。2023年,已为符合条件的116名零工人员发放社保养老补贴总计466440元,为18名零工人员发放医疗保险补贴总计26350元。

雇主“好用工”

零工市场的建立,不仅拓宽了零工求职的信息渠道,也为雇主“好用工”提供相应保障。

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秀屿区铜锣湾万达广场实现了日均1万多人的客流量,面对这样一波消费小高峰,大部分商家选择聘用零工、增加人手等,确保给予顾客优质的服务与体验感。

“每到法定节假日,店里都会聘用2~3个短期零工帮忙,以往在商业求职网站上找人,对我们来说成本过高,零工市场就是很好的选择,一次对接,很快能形成后续稳定的用工关系。”商场三楼龙田自助烤肉店店长林玉仙告诉记者,他们更偏爱反应快、精力好的年轻群体来兼职,附近的莆田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就有不少学生是他们的“常客”。

二楼的宝贝王成长乐园是一家主要面向亲子家庭开放的电玩游戏城,活力亮眼的装修配色、琳琅满目的游戏设施……记者进入店内时,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休闲的“爷孙组合”。商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工作内容相对轻松,零工薪酬标准是15元/小时,依托零工市场,他们已搭建了一个线上零工微信群,用工群体也趋于稳定,彼此配合默契。

“近期,我们准备在万达广场一层建设一个线下零工驿站,为场内150多家商铺提供用工服务,畅通零工市场供求渠道的同时,以商圈为依托,为各灵活就业的人员和用工单位提供零工需求发布与查询、就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规范、扩大零工市场。”陈永锋说,后期将参照市级“1+7+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通过已有的1个区级零工市场,在7个乡镇建设零工驿站,探索延伸N个村(社区)零工驿站。

相关链接

为破解“就业供需匹配难”“意外伤害纠纷多”等问题,促进零工快就业、灵活就业,莆田市积极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打造“1+7+N”零工服务模式,“1”即打造一个市级零工招聘实体市场和一个全市统一的线上零工对接平台;“7”是指在各个县(区、管委会)设立县区级零工招聘实体市场;“N”是指覆盖全市的乡镇(街道)或村(社区)级零工驿站,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为灵活就业人员就近提供信息咨询、就业指导、招工候工、技能培训、权益保障“五位一体”的综合就业服务。

目前,莆田市已完成8个线下实体零工市场、12个零工驿站建设,云上“莆田零工市场”可通过“莆田人社”微信公众号、“灵工邦”小程序、“惠民宝”APP等多个渠道登录使用,提供信息发布、对接洽谈、共享用工、劳动关系确立、保险购买、完工认定、薪资支付、劳动保障和培训等智能服务。截至目前,平台注册求职者3万余人次,入驻企业1664家,发布零工岗位2021个,帮助近1000人完成就业匹配。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