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丨“炫富网红”这门生意,早该凉凉了

来源:中工网
2024-05-23 13:54

e网评

龚先生

5月21日晚,百万级网红“王红权星”被各大社交平台封禁或屏蔽。其抖音账号拥有粉丝430万,目前已搜不到,微博平台显示该账号因被投诉违反法律法规和《微博社区公约》相关规定,现已无法查看。此外,“鲍鱼家姐”“柏公子”等网红同样被封。此举引发关注和讨论,一度登顶热搜。

17164385968141796_1073x725

(王红权星在社交平台炫富 图源 南方日报客户端)

如果有谁刷到过“王红权星”的视频,估计会惊呼“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这位网红曾宣称“全身没有8位数不出门”,还自曝在北京一个高档小区有7套房,视频中展示的各种名牌包包、翡翠珠宝,炫、闪、亮,充斥着金钱的味道。“鲍鱼家姐”“柏公子”的网络人设也类似,他们被统称“炫富网红”。

此番封禁“炫富网红”,网络上有不同的声音。不少网友提出,如果仅是富人分享其富裕生活,财富来源合法正当,那是人家的个人自由,无可厚非。具体封禁的原因也有待官方进一步公开。其实,从“炫富始祖”郭美美开始,网络炫富俨然成了一门流量生意。尤其是在短视频流行后,炫富类的视频创作更成了一个所谓“热门赛道”。

也就是说,网络炫富一开始就是精心炮制,目标是“收割韭菜”。这些精通人设营销的“人造富豪”,紧紧抓住了部分网友的猎奇、艳羡心理,高调晒奢华生活,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怎么夸张怎么演,吸引流量后再通过带货、直播、线下开店等手段变现。

有网友爆料:一些网红的豪车、名包都是租的“道具”,一些商家兜售奢侈品、豪车豪宅、余额账单、旅游休闲甚至直升机购买记录,普通人很便宜就能买到一个包装富豪人设的素材。

每日展演种种“壕无人性”的奢华生活背后,为的还是那个词——流量。

所谓“富豪”炫富,终极目标是带货“致富”。

所以,不少擦亮眼睛的网友对此番封禁叫好,也有不少吃亏上当的网友“恨恨”地说,炫富网红的流量生意,早该凉凉了。

17164388028091547_585x373

(图源 新华社)

不仅如此,有研究者提醒,网络炫富以展演的方式,片面夸大财富的“晕轮效应”,以致财富最终成了衡量一个人价值和能力的唯一标准。网红们高密度“投喂”和灌输挥土如金的奢侈生活,经由互联网放大后,炫富、拜金主义、过度消费、攀比心理等不良价值观也会像病毒一样蔓延,引发跟风和模仿,会误导青少年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加重不同收入群体间的焦虑和对立。

“网络炫富”这股歪风该刹一刹了。

就在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到的整治重点就包括,“迎合低俗需求制造炫富人设,刻意展示金钱堆砌的奢侈生活,借此吸粉引流”。此番相关平台采取封禁手段,相信正是落实清朗行动的具体举措。

自媒体产业日益繁荣,很多大号都拥有专业的公司化运作,活跃了经济发展,激发了社会活力,丰富了人们的选择。但其中也产生不少乱象,包括网暴、造谣传谣、炫富等。为了逐利,一些网红不断突破法治和道德的下限。随着网络治理法律法规的完善,“清朗”行动深入推进,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恶意营销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网络舆论生态和传播秩序日渐向好。

流量虽好,取之有道。

只有恪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才能赢得干干净净的大流量。只有审美健康、肩扛责任的网红,才能长红。只有网络空间清朗、社会环境有序,我们才能携手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