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让大学生运动起来 “一刀切”考核不必要

来源:钱江晚报
2024-05-23 09:46

原标题:让大学生运动起来 “一刀切”考核不必要

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呼吁学生“诚信跑步”。5月17日,南开大学体育部发文称,在网络上发布代跑信息的行为,已经严重扰乱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秩序,影响特色马拉松项目的顺利进行,呼吁同学们诚信跑步,如发现违规行为将严肃处理。此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通报了学生课外锻炼作弊的情况。

大学生体育锻炼欠缺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2021年,教育部一份针对115余万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抽测复核数据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达约30%。不少高校为了让学生增强体质,纷纷对课外锻炼提出要求,比如规定学生每学期要累计完成多少公里跑步,计入体育成绩,将体质测试与毕业证挂钩等。

在制度的倒逼下,最直观的效果就是田径场上的学生明显多起来了。一些本不喜欢跑步的人,因为要打卡,也不得不去跑步,坚持一段时间后也能“习惯成自然”。但是,也出现一些学生骑车晃手机假跑、代跑等不诚信行为,针对这些乱象,多所高校倡议学生树立诚信形象,坚持诚信健康跑,做到不代跑、不替跑,不借助交通工具假跑,杜绝一切作假行为。

连跑步都找人冒充,简直让人啼笑皆非。部分大学生为何如此消极对待跑步,值得探究。

平心而论,其中的原因,除了部分大学生运动意识欠缺外,也要看到校方“一刀切”的做法存在弊端——只有跑步才算课外体育锻炼成绩,对此一些热爱其他运动的学生颇有怨言。从学校方面考虑,跑步是最便捷的运动,也易于考核,选它作为让学生“动起来”的项目没毛病。但是,这种统一的要求无疑会与学生的个性化爱好产生矛盾。

诚如有专家所言,高校体育应当有一定程度强制性,但不是一强制就要失去人文关怀和科学性。跑步App督促锻炼是新科技环境下的很好尝试,但具体用到大学校园,设计者就需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不爱运动的懒学生,思考以怎样的方式可以让他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而不是光靠管制。

要培养大学生自觉锻炼的好习惯,不能仅靠强制来让学生跑起来,还应着重加强对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的培养,通过个性化、多元化体育课程的设计,在因材施教方面下功夫。一旦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和价值,根本无需“一刀切”的制度倒逼,大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锻炼起来。(胡欣红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