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劳动者因学历造假遭辞退,冤不冤?法院:违反诚信原则,构成欺诈!

来源:中工网
2024-05-22 15:10

为任职高薪岗位,有人想通过伪造学历的方式来为自己“镀一层金”,让用人单位为自己开出更加优厚的招聘条件。劳动者虚构学历入职,被发现后遭辞退,诉至法院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近日,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白云法院”)公布该起案例。

案由:劳动者伪造学历入职

2022年,郑某公司在网络发布招聘招商经理信息,薪资标准6000—11000元,要求应聘人员本科或以上学历,若有3—5年工作经验可放宽到大专学历。刘某有意向应聘该岗位,并填写了《入职登记表》,载明其最高学历为大专、就读于某鞋服设计学院;工作经验一栏写明: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某进出口贸易公司任设计师一职,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某公司任采购员一职。

2022年7月26日,刘某成功入职郑某公司,双方约定刘某从事招商部门经理一职,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间内,郑某公司发现刘某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均存在问题,主要选品工作难以符合公司要求,怀疑其并无大专学历水平,工作经历亦存在造假嫌疑。后郑某公司北京总部法务对刘某进行背景调查,发现其确实存在学历造假、工作经历造假的行为。

同年8月13日,郑某公司向刘某提出降薪5000元,刘某不同意。郑某公司要求其当天把工作交接好,并将其正式辞退。刘某则认为郑某公司属于违法辞退,且表示至少需要三天才能完成工作交接。当天晚上,郑某公司向刘某发送《试用期不合格通知书》,刘某不服,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作出裁决,双方在2022年7月26日至2022年8月14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郑某公司支付刘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13000元;驳回刘某的其他仲裁请求。

上述裁决作出后,郑某公司、刘某均向法院提起诉讼。

判决:公司无须支付赔偿金

白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刘某担任的职务为招商经理,其在入职时已经知悉需要管理整个招商部门,其学历与工作经验足以影响郑某公司的聘任决定,故法院认定刘某系通过编造虚假学历及虚假工作经历的欺诈方式入职郑某公司。

虽郑某公司并未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但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有关规定,刘某任职郑某公司,从事该公司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且提供的劳动系郑某公司业务的组成部分,故刘某与郑某公司的劳动关系成立。

关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13000元,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一)》(人社部发〔2022〕9号)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学历证书、个人履历等与订立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构成欺诈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综上,刘某以虚假学历、工作经历等足以影响郑某公司聘用决定的条件入职,已经构成欺诈,郑某公司据此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并主张无须支付上述款项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白云法院一审判决,确认郑某公司与刘某于2022年7月26日至2022年8月14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郑某公司无须向刘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13000元。该判决现已生效。

法院提醒,作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做好入职前的重要信息核查,对学历、职业技能、工作经历有重点要求的岗位,务必及时尽到审核义务,防范潜在劳动争议的发生,进而降低用工成本,构建相对稳定的用工关系。作为劳动者,应诚实守信,不抱任何侥幸心理,如实告知用人单位学历、职业技能、工作经历等重要入职信息,杜绝弄虚作假,共同构建相互信任、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通讯员邓汝辉)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