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博物馆热起来,也要静下来

来源:北京晚报
2024-05-22 13:46

原标题:博物馆热起来,也要静下来

到国博看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到故宫感受历史的丰厚底蕴、去三星堆探古老文明奥秘……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博物馆火到了什么程度?故宫博物院,网络预约,放票即空;陕西历史博物馆,预约门票日均点击量超过60万人次。网上随便搜一搜去某省份旅游的攻略,推荐的打卡地,当地博物馆大都榜上有名。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和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仅今年五一假期前三天,就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游客激增,成为博物馆不堪承受之重;预约难、门难进,屡屡受到游客吐槽。博物馆热,需要冷思考:博物馆该如何提升游客的体验,什么才是游客打开博物馆的最佳方式?

博物馆走红,是文化中国的代表风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早已经成为很多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早些年逛景点看古迹不同,逛博物馆日渐成为旅游风尚。一件件珍贵文物,成为当地的文旅名片,吸引八方游客。各地博物馆也开始“花式整活”,艺术嘉年华、历史遗址原貌立体展示、雅集诗词会,一场场文化盛宴,让游客流连忘返。

博物馆成为“顶流”,离不开网络的流量加持。社交媒体上,文物博主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网红主播展示博物馆的国宝奇珍,吸引了大量粉丝,激发众多网友“拔草”的热情。

博物馆成为“顶流”,也与近年来兴起的研学游息息相关。家长和教育机构看重博物馆的知识厚度,本着让孩子受文化熏陶的心态,在节假日愿意带孩子到博物馆逛逛,大多数教育机构也将博物馆纳入学生研学必去之地。

年轻人去博物馆打卡、青少年寻找教科书里的文物明星,本是好事一桩。

要了解一座城,没有比当地博物馆更好的去处,打卡式逛博物馆,未尝不是一次文化寻根,可以增长见闻,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遛娃式逛博物馆,孩子见文明遗珠,体验五千年历史的独特魅力,在厚重中触摸传统文脉,可以埋下文化自信的种子。传统文化就是在一阵阵接续不断的博物馆人潮中,更好地实现传承与发展。

此外,博物馆热,也反向推动了博物馆自身的上新与创新。过去,博物馆展示文物的形式较为单一,以文字版简介为主,名称、年代、用处等固定格式,很难满足游客更深层次了解历史背景的需求。如今,博物馆不仅纷纷亮家底,还在文创上下功夫,铆足劲待客、留客。比如故宫博物院新奇的布展思路叫好又叫座;国家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文物之美;各地博物馆纷纷上新集章活动,增添了游客的参与感。

可以说,博物馆热,是游客与博物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慢期待与快生活的双向奔赴。博物馆内游人如织,有利于文物普及,有利于文旅发展,是博物馆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

 

博物馆热潮之中,也有不少吐槽声。博物馆有点“闹”,是很多游客的切身感受;让博物馆静下来,是很多游客的心声。

游览体验不佳。“打卡式”逛博物馆,虽为博物馆带来了人气,也拉低了游客的体验感。博物馆外排起长龙,博物馆内人头攒动,文物展旁扎堆拍照,更有网红占据馆内优势位置直播带货,售卖博物馆讲解、研学项目等产品,喧闹不堪。

“遛娃式”逛博物馆,也是屡屡引发争议的话题。展厅内,不乏孩子围着展品追逐打闹;虽然立有“禁止触摸”的提示牌,但孩子往往不知轻重,碰坏展品的案例时有发生;研学游等团队一出现,其他散客往往要避让。博物馆成了孩子的游乐场,支持者认为,博物馆应该容纳孩子的喧闹;反对者认为,安静观展是孩子的必修课,家长和研学游领队有必要引导。

配套服务跟不上。博物馆热起来,最突出的矛盾是一票难求。一到寒暑期旅游高峰,像故宫、国博等热门博物馆,游客更是望“票”兴叹。在需求刺激下,“黄牛”线上代抢倒卖、线下吆喝兜售,加剧博物馆进门难。

部分博物馆内的服务,同样不尽如人意。比如应对大流量预案不足,票务系统瘫痪时有发生;导游数量不足,给野导游“趁虚而入”留下空间,也给讲解乱要价、低质量留下余地;很多博物馆地处繁华路段,不仅停车难,周边环境也很嘈杂。此外,文物介绍大多无盲文版本,给残障人士入馆参观竖起屏障。种种不完善之处,与博物馆的火爆程度不相匹配。

流量分配不均。以北京为例,故宫、国博常年人满为患,一些小众博物馆则门可罗雀。如北京排水展览馆、老窑瓷博物馆等都各具特色,因为游客稀少,又缺乏经营,导致生存困难。各博物馆“冷热不均”,知名博物馆热度不减,小众博物馆“养在深闺”,显然也与大众打卡式、遛娃式逛博物馆的习惯相关。

打卡博物馆,若只为打卡不为文化,那么逛博物馆和逛公园无甚差别。博物馆火爆,固然是乐见的文旅景象,但停留在“打卡式”、“遛娃式”逛博物馆阶段,逛博物馆沦为走马观花,让博物馆静下来难免是奢望。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博物馆游成为新风潮,无疑是其发挥“教育”之效的好时机;但要真正成为面向大众的大课堂,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以“降噪”换“保温”。逛博物馆如同逛菜市场一般,任凭游客出发前如何心动,到了现场大脑难免“嗡嗡作响”。博物馆“降噪”,首先要控制好流量。于热门博物馆而言,需要通过错峰、限流等分散客流,倡导游客错峰出行,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推出线上沉浸式游览、数字展品等,让游客足不出户便能与文物对话。于小众博物馆而言,不妨与周边大博物馆合作,通过相互推荐、文物“巡演”等方式为大博物馆分流,同时用小体量、好体验为小博物馆揽客。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携手打破客流分配极不均衡的格局,才有“降噪”的可能,博物馆热才能持续“保温”。

以服务促静谧。游客普遍有安安静静逛博物馆的需求,应该得到馆方的重视。打卡式游客容易扎堆喧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出言提醒并因势利导?越是游客众多,越需要秩序维护。近日,有网友吐槽,某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要么在打盹睡觉,要么音量开到很大刷手机,要么聚在展馆外大声聊天,说明部分博物馆的动态管理,还没有对应游客“静下来”的需求。

遛娃式逛博物馆,孩子吵闹,其实也不能全怪孩子淘气。孩子知识积累不够,逛博物馆陈设未必有兴趣;博物馆的陈设以及互动路线针对成人的比较多,对12岁及以下的青少年关注不够,孩子也许觉得枯燥;讲解员往往“千人一稿”,显然也无法满足孩子的知识需求。家长带孩子逛博物馆用心良苦,但走马观花,甚至任凭孩子在馆内嬉笑打闹,显然起不到历史文化熏陶的效果。

静谧、有序的环境,首先需要服务来引导和创造。已有不少博物馆已经“静”待游客,比如,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常常迎来小游客,每个展厅都配备多名引导员,及时制止小游客跑跳躺卧及高声喧哗;还用故事链将各个展厅串联起来,吸引观众挪动步伐,避免其在文物前停留太久;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专门设有儿童版语音讲解,孩子一戴上耳机,就能跟着可爱版的语音介绍探寻展品、了解知识。每家博物馆都应因地制宜,想办法营造安静的展览环境,这是对游客的尊重,也是对文物的保护。

以文明驱喧闹。让博物馆静下来,终究要靠每名游客的自觉。大部分人踏入图书馆,无需提醒,就知道要保持安静,因为对看书的安静属性大体上有共识。博物馆同样是面向大众、普及知识的课堂,但很多游客尚未养成安静观展的自觉,或一群人叽叽喳喳,或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入馆即静”,是很多游客应该尽快补上的一课。既然被博物馆的文物吸引,前来打卡,就要抱一颗虔诚之心,尽量不拥挤,更不能喧哗;既然想边遛娃边让孩子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就要孩子知道,安安静静欣赏,是观赏文物最起码的礼仪。

打卡也好,遛娃也罢,终归不是逛博物馆的最终目的。博物馆热不止于一阵风,有赖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血脉,有赖公众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有赖文明观展秩序的确立与普及。

静下来,应成博物馆常态。静下心来、静下声来,与文物对话,才是打开博物馆的最佳方式。

实习记者 李霞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