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因分配地不如意满腹牢骚?选调生要“扎得下根”

来源:红网
2024-05-22 10:25

原标题:因分配地不如意满腹牢骚?选调生要“扎得下根”

近日,武汉大学的一名研究生通过选调生考试上岸,却因为没有能够留在家乡兰州,而是被分配到嘉峪关,在校园墙上留下一篇名为《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的文章,讲述自己在备考阶段所谓的“心路历程”,对嘉峪关这个城市牢骚满腹,颇多微词,甚至恶语相向。

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

故而,既然成为了干部的后备人选,就决定了选调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韩非子有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可知,要想提升自我,就必须从基层开始锻炼。而且,越是艰苦的环境,越是考验一个人的品质。如果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积累,没有艰苦环境和复杂工作的锤炼,没有心理上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建设,那么选调生就不能成长为可以在未来担当大任的干部。

应知,选调生对于许多人,仍然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岗位。上岸成为选调生,不是觅得了一个铁饭碗,也不是图一个轻松安逸。外出经见了世面,更应该抱有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的情怀和抱负,而不是见惯了繁华之后就厌弃乡土。西北天地广阔,对于青年来说大有可为,当事人又何必抱着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心态感慨自己命途多舛?退一步讲,嘉峪关确实比不过一些大城市,可就算认为分配地“边贫地瘠”,当事人更应该去为当地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分配地建设得更好。不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反而在社交媒体上对分配地“口出恶言”,不但打击了其他选调生、公务员的热情,也影响了旅游城市嘉峪关的形象。

可以看到,被披露的文章中有《游园惊梦》的选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又怎是“断壁颓垣”?即便作者真有“昭君出塞”之心,这种心情也该是扎根基层,为当地群众服务的初心和壮心,又何必自叹自哀?林则徐被发配伊犁,能慨然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人郑板桥不嫌官职低微,但求能有作为,便创出“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作者成为基层工作人员,作为未来干部后备力量的一员,谈到自己“出卖了自由与灵魂”,言语未免有些过了。

此事也反映出了极少数青年的求职态度和价值观念亟待扭转。去往大城市享受繁华,或者待在家乡自适安然,固然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总要有人去奉献,总要有人去扎根,总要有人到基层去。那些前往边疆基层,不辞辛苦,踏实干事的青年,其中不乏同当事人一样名校毕业的天之骄子。“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生于北平,长于上海,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为敦煌的文物保护奉献青春。离嘉峪关不远的酒泉,在卫星发射中心为国问天的工作人员,也都是成绩优秀的“年轻一代”。青年不应以物质享受为光荣,而应当以为国家和集体的贡献大小而光荣。

分配地偏远并无大碍,从基层干起也并无不可。决定青年能不能在基层“扎根”的因素,从来都不是物质,而是为群众服务的情怀,奉公办事的精神,以及建设祖国的热忱。(梁宇飞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