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职业闭店人”这颗“毒瘤”必须切除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24-05-22 10:22

原标题:“职业闭店人”这颗“毒瘤”必须切除

近年来,健身房、美发店、教育培训机构等预付式消费领域频现“跑路”现象,“跑路”后众多消费者无法退费,产生各种纠纷。乱象背后,有不少“职业闭店人”在推波助澜。日前,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涉“职业闭店人”清算责任纠纷案件。2023年,“职业闭店人”薛某接手一家瑜伽店后,恶意注销公司,导致原告王某的会员卡内剩余8000多元无法消费,最终,法院判决薛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5月21日,中国青年报)

所谓“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帮商家策划“跑路”的特殊群体,在商家面临关闭或经营不善时介入,采取转移资产、更改经营主体等手段,避免商家承担法律责任并从中牟利。

这种行为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消费者遭遇“预付费陷阱”实属不幸,要么因商家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退费、索赔无门,要么只能去经历漫长的起诉,而“职业闭店人”通过转移资产、提前更换法人代表、减少注册资金、策划活动再次“收割”预付款、闪电“跑路”,帮助一些机构“金蝉脱壳”,让被坑的消费者进一步蒙受经济损失,实在是为虎作伥。

“职业闭店人”通过不正当乃至非法手段帮助企业逃避债务责任,也严重破坏了整个市场的经济秩序。一方面,商家“跑路”的违法成本,因“职业闭店人”的帮忙进一步降低,这恐怕是“跑路”行为在预付式消费领域频发的根源之一,累积起来的社会影响不容忽视,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环境造成伤害。

另一方面,“职业闭店人”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诚信经营是商业活动的红线,任何企图逾越这条红线的行为都应付出代价。而“职业闭店人”帮助失信、违背商业道德甚至违法的商家卷款“跑路”,赚得盆满钵满,这就严重侵蚀了市场的诚信基础,让那些诚信商家情何以堪?

由此可见,“职业闭店人”这颗“毒瘤”必须切除。有专家指出,“职业闭店人”目前活跃在灰色地带,暴露出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存在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应考虑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明确“职业闭店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加大对此类行为的处罚力度。还应加强对预付式消费模式的监管,针对特定预付费行业,对于频繁变更法人代表和股权的商家进行重点监控,建立资金监管及信息审查制度,让公司的运营、变更有迹可循。(何勇海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