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走自己的路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4-05-21 14:20

原标题: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走自己的路

提要

中国人民在接续奋斗中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彰显了精神文化的自信、自立、自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以此为根本基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中国人民在接续奋斗中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彰显了精神文化的自信、自立、自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以此为根本基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正民族性之“本”,塑文化历史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近代中国的落后迫使国人反思,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三个阶段。又因探索遇挫,未能解惑,反陷迷惘。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诞生于现代工业文明兴起之际,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之结合,体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包容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指出的,“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事实展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精神力量和智慧。

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拥抱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并将二者融会贯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得中华文明得以浴火重生,使得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为世界古老文明在继承和创新中走向复兴树立了榜样。

开自主性之“道”,塑文化时代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自己精神的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只有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自力更生,传统之道化作物质力量;自强不息,物质力量涵养时代精神。不自主,则文化失根,传统徒具虚名;不自立,则文化失义,传统徒留其表。自主自立,传统才能乘时代之势,生生不息。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现实维度的探索与开拓,更是精神维度的自知与自信。中华大地的生机与活力,只有其内生的文化才能说得清、道得明。唯有自信者才能做到开放包容、平等共生。

行内生性之“制”,塑文化前途自信

文化赓续,乃其内生性力量使然。所谓内生性力量,即守正创新之力。一要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体制,涵养文化生息的土壤;二要建立文化发展的道路体制,保障独立自主;三要建立文化认同的实践体制,做到知行合一;四要建立文化沟通的交流体制,实现兼容并包。体制建设的根本,是为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的目的,便是独立自主、守正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现代民族文化意识指明了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文化意识建设的核心。文化自信才能精神自主,精神自主才能在事实中辨真伪,在过程中明方向。正确处理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坚持守正创新、自主开放,才能使文化自信落地落实。

(田明: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周嘉诺: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