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人工智能治理需要“同球共济”

来源:环球时报
2024-05-21 09:34

原标题:人工智能治理需要“同球共济”

根据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共识,中美两国日前在日内瓦举行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首次会议,引起广泛关注。人工智能问题正超越单纯的科学技术,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程和中国引领并参与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

人工智能是世界性的,深度嵌入全球互联网,是一个涉及面极其广泛的大规模现象。近日中法发表的《关于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就指出,“人工智能的机遇、风险和挑战本质上是全球性的”。人工智能正成为一项全球性议程,特别是关于人工智能风险的预测和讨论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

一是哲学困境。人们担心,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借助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海量数据是否会产生高于人类的智慧和理性,引发了对人类身份认知的哲学迷思:“人为何存在?”“碳基生物是硅基生物的引导程序吗?”等等。

二是伦理困境。目前主流人工智能算法无法完全监视,而机器学习产生的后果往往会超出开发者的初衷,这些“技术黑箱”会在难以察觉的情况下侵犯公众权益、放大人类社会固有的偏见和歧视,形成复杂的社会隐患。谁去管、怎么管、谁负责,是人工智能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是军事安全困境。人工智能在情报分析、决策控制和武器系统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可能让人类失去对战争的控制,并带来新一轮军备竞赛。而人工智能与网络武器的结合,则会产生不可预测、来源未知、难以察觉、无法控制的破坏杀伤力。有学者称,人类正面临与核武器问世时相似的“奥本海默时刻”。

此外,人工智能普及还可能带来结构性失业、贫富分化加剧、智能鸿沟等挑战。在能源方面,大模型也存在耗电费水、碳排放量极高的问题。人们对人工智能可谓“爱恨交加”。人工智能既帮助人类提高生产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可能会对社会伦理、贫富分化和国家安全,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命运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基于对人工智能模型构成人类生存威胁的担忧,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治理紧迫性的认识在深化,相关举措在提速。2023年11月,首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在英国布莱切利庄园开幕,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国共同达成的《布莱切利宣言》,同意通过国际合作,建立人工智能监管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主题为“人工智能给国际和平与安全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公开会,国际电信联盟等40多个联合国机构发起“人工智能向善”项目……

人工智能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发展成果应该全球共享,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作为人工智能大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为确保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作出中国贡献。

早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就深刻指出,“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这种变化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各国合力推动,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应的同时,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一基于辩证思维的重要论述,批判性思考了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并提出了战略性和宏观性的应对思路。

首先是中国方案。2023年,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包括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讨论成立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机构;加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与援助,弥合智能鸿沟和治理差距等等,反映了中国在该领域成熟的治理经验,为相关国际讨论和规则制定提供了蓝本。

其次是中国行动。除了召开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首次会议,中国今年将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还将参与2025年在法国举办的人工智能峰会及其筹备工作。此外,中国计划在联合国大会提出关于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的决议草案,旨在进一步完善联合国框架下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帮助发展中国家公平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这展现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历史紧迫感和言必信、行必果的强大行动力。

毋容置疑,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无法预测的新风险、新挑战,全人类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同球共济”。世界各国唯有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联合国主渠道作用,共同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才能确保人工智能带来的是福祉而不是灾难,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人类未来。

(王文起,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