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去医院看一次病至少得挂两次号 直接进诊室又与初诊患者起冲突

“一次挂号管三天”的“疗效”如何

来源:武汉晚报
2024-05-17 14:40

原标题:去医院看一次病至少得挂两次号 直接进诊室又与初诊患者起冲突(引题)

“一次挂号管三天”的“疗效”如何(主题)

近日,江苏省卫健委印发通知,全省35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将全面推行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实事项目,有效解决患者一次看病多次挂号的问题。长期以来,“重复挂号烦”是许多患者的痛点。

“首诊挂号费100元,下午复诊又花100元。”孔女士近日去一家三甲医院就诊,拿到检查报告单已是下午,她只能重新预约了同一位医生下午的专家门诊,多花钱还费时间。

可如果复诊患者不用挂号、“见缝插针”就诊,初诊患者又不满意。如何让复诊患者和初诊患者都满意?

专家表示,可以通过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告知患者初诊挂号有效期、“一次挂号管三天”等举措,共同维护就医秩序。

【现状】

拿到检查单已是下午

只能重新挂号看结果

不久前,孔女士去家附近的二级医院就诊,服药一周后,病情没有好转。出于健康考虑,她决定去三甲医院接受治疗。4月24日9时,孔女士来到位于西城区的一家三甲医院妇科专家门诊,此时门诊已有近10名患者排队等待。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轮到孔女士就诊。门诊医生查看了孔女士之前的检查报告单和药方,建议她当天做一项妇科超声检查。当天上午的妇科超声检查已经全部约满,医生便为她开具了下午的检查单。15时许,孔女士带着妇科超声报告返回妇科门诊,准备接受治疗。

然而,门诊医生却告诉孔女士,医院有规定,复诊必须重新挂号。孔女士只得重新预约了这位医生下午的专家门诊。“首诊挂号费100元,复诊又花100元,一天时间内找同一位专家复诊为什么不能免费就诊呢?”孔女士说,如果上午、下午的门诊是不同医生,需要再次挂号可以理解;如果上午、下午是同一位医生出诊,重复预约就显得“不合理”,对复诊患者而言,既折腾又多花一笔挂号费。

金女士最近打网球时膝关节突发疼痛。4月18日14时,她来到位于海淀区的一家三甲医院骨科专家门诊就诊。在医生的安排下,金女士做了一项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是不是膝关节韧带拉伤。经过3小时的等待,18时许,金女士取到检查结果,然而骨科门诊专家已经下班。这位专家的门诊每周只有一次,想要复诊,只能重新预约一周后的号源。

然而,一周后的这位专家门诊早已约满,金女士担心复诊间隔时间过长,只得预约了2天后的普通门诊。“核磁共振等待时间太长才导致当天没有完成诊疗,专家门诊号源又难约,为什么不能帮助我直接预约同一位专家下次的门诊号?”金女士很是不解。

记者随机调查了北京市15家三甲医院的工作人员,15家医院对复诊患者均要求再次挂号,但在具体实行上略有差异,其中8家医院上午或下午半天内就诊复诊无需挂号,5家医院是当天复诊无需再次挂号,2家医院只要复诊就必须挂号。

【冲突】

复诊的直接“插队”

初诊患者不乐意了

5月6日10时许,位于西城区的一家三甲医院的呼吸内科门诊前,六七名患者已在排队就诊。“请11号患者到诊室就诊。”听到广播叫号,李女士从候诊椅上起身,站在诊室前等候。此时,一位60岁左右的女士手提一袋X线片子匆匆赶来。

“我是复诊的,我先看一下哈,很快的。”这位女士挤到李女士身边,看到前一位患者走出诊室,没等李女士回应,她就直接冲进诊室。

李女士一把拉住这位“见缝插针”的女士,理论道:“您别插队啊,大夫刚刚叫了我的号,应该轮到我就诊。”对方不以为意,只说:“我有急事,不是跟你说了我是复诊吗?年轻人怎么这么厉害呢?”

门诊医生看到这一幕,也有些为难,还是让那位“插队”的女士先进入了诊室,李女士只能在外面继续等待。“复诊患者这样的‘插队’行为,无疑是对其他初诊患者的不尊重。”李女士无奈地说。

为了避免初诊、复诊患者因排队引起纠纷,有的医生干脆“一刀切”,先给初诊患者诊疗。5月8日上午9时许,王女士来到西城区一家三级医院内科门诊就诊,想请医生诊断甲状腺相关的问题。门诊医生询问基本情况后,为王女士预约了一项11时30分进行的B超检查。中午王女士取到检查结果时,医生已经结束门诊。

13时30分,王女士回到这位医生的诊室。此时,诊室前有四五名患者正在排队就诊。“复诊直接插空就好,看到没有患者了你就直接进去。”导医志愿者给王女士支了个招。

等待过程中,一直有患者前来就诊。王女士有些不耐烦,她直接走进诊室,想询问何时能复诊。医生却严肃地说:“你先出去,不要插队。排到最后去,等看完了所有患者,再给你复诊。”王女士只好在诊室外等候,15时左右进行了复诊。“医院应该明确复诊患者的就诊时间。”王女士建议。

【对策】

“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民

关键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记者5月7日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南京市民徐女士拿着前一天做的CT报告单,只需要重新扫描初诊时的挂号单,就可以进行复诊。徐女士表示,挂一次普通号能看三天,不用再去排队挂号,省时减负,给患者提供了方便。

5月7日,江苏省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始实行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5月13日起,浙江省部分医院也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此前,重庆市、山东省、山西省、四川省、吉林省等多个省份的部分医院也已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但像江苏这样全省推行的尚属首次,层级高、范围广,具有更加显著的突破性意义。

专家介绍,江苏省的“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主要是指同一医院的同一院区、同一科室的复诊,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一次就诊付费一次”。如果患者需要到其他科室就诊的,要重新挂号;对于第一次诊疗已经完成的,也就是医生首诊已经出具了诊断、开具了治疗方案或者药物,三日内继续治疗也需要重新挂号;至于排队方面,则需要将初诊号、当日复诊号、非当日复诊号并列为三类平行号源,分别排序,互不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表示,这一政策不仅具有推广的必要性,也完全具有推广的可能性。

王丛虎表示,“一次挂号管三天”是一种便民政策,能给广大患者带来切实的利好和便捷,也不会占用公立医院过多资源。理论上,只要患者选择了某家医院就诊,患者就可能从初诊者转变成复诊者。减少多次重复挂号恰恰减少了医院不断地重复挂号所带来的人力、项目耗费,也减少了患者自身在排队、重复挂号过程中带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此前,山东省淄博市卫健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次挂号管三天”举措一年可为当地患者节省挂号费约240万元,为大量患者带来便利。

“挂一个号到底能管多长时间,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研究中心主任刘鑫表示,“想要解决复诊挂号问题并不容易,其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刘鑫说,医院和专家资源总是有限的,现阶段很难保证每位患者当天即能复诊。未来,只有通过医保、医疗等政策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小病和常见病在当地看、基层看,复杂疑难疾病上大医院看”,才能真正解决患者复诊多次跑医院的问题。

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南方日报》、《半月谈》报道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