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已阅读并同意”?APP用户协议强索隐私到何时
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结一起用户诉某词典APP强索隐私案,认定该APP存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情形,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据报道 ,这起案件源自北京的张女士在使用某词典APP时注意到,APP的隐私政策选项为默认勾选同意,取消勾选、拒绝APP处理其个人信息则APP自动退出。当张女士注册使用一段时间后想停用该APP时,又发现无法撤回允许该APP处理其个人信息。
现在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离不开APP,基本上每款APP都会在首次使用时跳出一个对话框,要求用户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几乎没人去读那冗长、拗口且不易理解的协议条款,绝大多数用户都是直接勾选同意,然后继续下一步。实际上,一些APP在收集、处理用户个人信息过程中仍然存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情形:未经同意就被读走的个人信息,想看又看不懂的协议内容,一次同意终身授权等埋藏在密密麻麻文字后面的坑儿,正悄悄等着消费者掉进去。
出于种种法律与合规的要求,用户协议写得长而专业可以理解,但既长又难懂就显得非常不友好。有项研究将一些常用APP的服务条款输入一个在线阅读工具,结果发现,大部分APP条款的字数实在太多了,需要一个小时以上才能阅读完,最长的达到92分钟。而且,服务条款里面写的内容十分烦琐,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就算耐着性子读完,也可能会感到迷惑。比如爬虫协议、第三方服务瑕疵、商业适售性、特定用途适用性等等概念都让用户云里雾里。于是才有网络上的一个梗:“我撒过最多的谎就是‘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早在2021年施行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就已经明确,APP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正规的APP确实已经在向这个方向改善,但是当使用更多功能时,用户还是被要求提供各种信息和授权。一些小程序则继续放飞,在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路上一路狂奔。以至于消费者不断抱怨,只是扫码点个菜,恨不得要把全家户口本信息都填上才能用上小程序。审理张女士案件的法官认为,涉案APP正是因为隐私政策被默认勾选同意,并未让张女士自愿作出同意的选择,不符合自愿、明确的要求,这是APP提供商显著违法行为之一。
要改变一些APP强行索取个人信息的局面,一方面,要从源头入手,既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那么APP的运营方就要严格遵守,主动改善服务;另一方面,用户也要增强维权意识,像北京的张女士一样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隐私,倒逼APP运营方合规经营。(张丽)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