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二里头遗址:探访“华夏第一王都” 解码华夏文明之源

来源:中工网
2024-05-16 15:43

中工网讯 5月15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集中采访团来到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共同打开神秘夏朝的文化密码。

初夏的二里头遗址绿意盎然。“博物馆的外观建筑是夯土与紫铜的两大结合,黄色的夯土墙经过一层层精心打造,完全还原了夏代时期鲜明的筑墙工艺。而紫红色的部分则是由做旧紫铜板构成,紫铜板的大量运用是因为在二里头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孙晨娇介绍道。

1959年夏,著名史学家、考古学家徐旭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夏文华探索序幕由此拉开。经过60多年的持续发掘和研究,二里头遗址已经取得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绿松石器群等10项中国之最。

如今,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华夏第一王都”,包含“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和“世纪探索”三部分,共展出弥足珍贵的各类文物1500余件。在“赫赫夏都”部分,有一件被誉为“华夏第一鼎”的珍贵文物,那就是网格纹铜鼎。据孙晨娇介绍,网格纹铜鼎是截止到目前全中国发现的唯一一件夏代青铜鼎,仅此一件,称得上是后世所有铜鼎的鼻祖,且当时采用了先进的复合范工艺技术,造型端庄规整,是青铜器制造业上一个质的飞跃。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主任赵腾宇围绕中华民族的五大特性,对二里头文化进行了总结。从延续性上来讲,二里头文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节点。它既是中国王朝时代的开端,也对之后的夏商周三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创新性上讲,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荣获了“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统一性上讲,二里头文化是不同文化元素的结合体。从包容性上讲,二里头将发源于中亚西亚的铸铜技术发扬光大。从和平性上讲,二里头文化的传播并不是依靠武力征服,而是其先进的技术。

“二里头就处于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金玉共振’的节点上,从‘满天星斗’”转为‘月明星稀’,最皎洁的‘月亮’就是二里头,它开了中国文明之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的徐宏说。(李雯)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