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形式主义加班”当休矣

来源:广州日报
2024-05-16 10:02

原标题:“形式主义加班”当休矣

“把加班作为管理手段,有事没事每天加班”“下班要看领导脸色,领导下班才能走”……近日,某地县残联搞无意义的“加班文化”被公开通报。(5月15日《法治日报》)

公允地说,加班是机关工作的常见现象,尤其在出现重大情况、紧急任务时,基层干部加班加点是其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体现。然而现实中,还有一种无效加班叫“领导不走我不走”,这一现象更成为不少地方机关的“潜规则”,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

忙完下班,天经地义,为何还要看领导脸色?这恐怕也要分两拨人。

一是故意为之。有些人加班不是为了完成没做完的工作,而是为了加给领导看、做给同事看、带着目的干。说白了,是为了给领导留下勤劳的“好印象”,为将来提拔晋升博取“感情分”。把职场当成秀场,把加班当作“加戏”,对于他们来说,“领导不走我不走”可谓“乐在其中”。

二是无可奈何。“领导加班、全员加负”这句调侃,道出了多少基层干部的无奈。不可否认,领导干部因岗位的特殊性,出现加班情况在所难免,下班常常较晚。此时,领导都没走,同事也还在,你敢走吗?这种无形的束缚让很多人“潇洒不起来”,想走不敢走。

主动为之也好,被动接受也罢,无效加班究其根本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重表面而轻实质,做样子而非做实事,大家都只出工不出力,一味作忙碌状,实在滑稽。如此无效加班,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更消磨干事创业激情。试问,一个长期“演加班”“被加班”、疲于应付形式的基层干部,又能有多少精力、多少热情服务群众、干好实事呢?不妨再追问,一个被“形式主义加班”所裹挟的机关单位,其政治生态会健康吗?

形式主义加班怎么破?抓住关键少数是重点。所谓“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要摒弃形式主义加班,领导干部当以身作则,树立真抓实干、实事求是的样板,简而言之,尽量做到“非必要不加班”。另外,压缩形式主义加班的生存空间,还需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做到以效率为先、以质量为实,勿以“加班论英雄”,让热衷“把加班当加戏”的“戏精”再无舞台,让“领导不走我不走”的戏码演了也没用。

说到底,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才能把基层干部从无效加班中解放出来。同样,为其创造松弛有度的工作环境,注重实干实绩,让实干者上、务虚者下,才能更好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干部真正把精力用在干实事、求实效上。(陈文杰)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