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守好舌尖安全,不分大店小摊

来源:浙江日报
2024-05-15 13:35

原标题:守好舌尖安全,不分大店小摊

“超期”汉堡重新包装后继续卖给顾客、炸鸡块的油黑得呈现墨色还不舍得换……近日,麦当劳位于郑州和济南的两家门店被曝出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等问题。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还存在炸油品质超标等多个食品安全问题。5月13日晚,麦当劳中国网站发布声明称,正积极配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与核实:“对于任何违反操作标准的行为,我们绝不姑息,严肃处理。”

身为知名快餐品牌,麦当劳已经不是第一次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翻车”了。

早在2012年,央视“3·15”晚会点名麦当劳北京三里屯餐厅存在过期食品翻新再售等违规操作。当时,麦当劳发布公开声明表示,以实际行动向消费者表示歉意,将深化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美食。2021年10月,一位视频博主暗访安徽合肥的麦当劳餐厅,发现餐厅存在生菜发黑还在使用、更换到期食材标签等问题。2022年3月,南京某麦当劳门店的员工反映店内存在肉类食材过期后仍提供给顾客食用的情况。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禁止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也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如实记录并保存进货查验、出厂检验、食品销售等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麦当劳作为知名快餐连锁品牌中的“头部”企业,主打的就是产品品质、加工流程、食品安全乃至厨房布置的标准化,一度是国内餐饮企业对标对表的榜样,却为何屡教不改,多次触及食品安全底线?

有些人可能觉得,换个保质期标签也不算大问题,毕竟食物又不是真的变质,只是超出了“最佳赏味期”,总体来说麦当劳的卫生条件肯定比小作坊可靠,何必每次揪着大品牌不放?此言差矣。食品安全问题不分大店还是小摊,只要意识有松懈、措施没执行、监管不到位,都会引发问题,甚至触犯法律。

据报道,中国目前是麦当劳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作为麦当劳业绩的增长引擎,在2023年开设了约1000家门店,这个速度创下了麦当劳扩张的历史新高。版图高速扩张之下频频曝出问题,恰恰说明大品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同样可能存在漏洞。大店看似周密的规章制度最终成为摆设,原因发人深省。这背后的根子,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轻蔑,是对法律的漠视。

此外,麦当劳的屡罚屡犯,也说明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可能靠几次检查、媒体卧底调查、内部人员自曝、不痛不痒的处罚就杜绝,更需要常态化、高效率的日常监管,以及长出牙齿、痛及灵魂的罚则,真正提高违法成本。

食品安全无小事。无论大店还是小摊,端出来的食品最终都要进到人的口中,因此都必须守住食品安全的红线、底线。这次警钟其实也是对所有食品企业、从业者敲响,不能让此类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了。(逯海涛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