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道工序,做出一顶正宗绍兴乌毡帽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72道工序,做出一顶正宗绍兴乌毡帽

“绍兴还在纯手工制作乌毡帽的,几乎只有我了”

来源:中工网
2024-04-18 09:59

“我做的乌毡帽,不仅老绍兴喜欢,就连萧山、杭州甚至山西等地都有客人赶来购买,就因为坚持老手艺,坚持纯手工。”近日傍晚,刚下班回到家的王加顺还没来得及吃口饭,就向笔者介绍起自己的得意之作:一顶耗时一周、纯手工制作的绍兴乌毡帽。

乌毡帽、乌干菜与乌篷船被称为绍兴“三乌”。在鲁迅作品的宣传下,“头戴乌毡帽”成为了老绍兴的标志性装束。在乌毡帽尚是“潮流”的年代,绍兴本地不少村子以此技艺为生,王加顺所在的陶堰街道茅洋村便是其中佼佼者,全村老小都会制作乌毡帽。

今年64岁的王加顺告诉笔者,传统乌毡帽必须纯手工鞣制,要挑羊毛、除油腻、脱油脂、压制成坯、染色……整整72道工序,每个步骤都得亲力亲为。

王加顺挑羊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传统乌毡帽都选用上好的湖羊毛,除杂质、干泥土法去油脂,然后通过弹、捻、揉、压等工序,将松散的羊毛加工为制帽素材。再“粘”上热水,反复揉搓挤压,利用羊毛缩绒的物理特性,使之紧密相连,形成帽坯。通过木质帽模塑性后,用植物与皂矾合成的染料染色,再次定型,如此,一顶通体乌黑、结实耐用的乌毡帽才算正式制作完成,前后费时近一周。

王加顺的手艺大多传自他的父亲。其父王关林是原绍兴县首届“十佳民间艺人”之一。王加顺说,自有记忆起家中便以制作乌毡帽为生,自己从小耳濡目染。30多岁时他结束异地打工生涯,跟着父亲一点点学艺。“那时候父亲说,学点手艺总是不错的,他希望我能将这份技艺传下去。”

做乌毡帽的所有工序中,揉羊毛这一步极费“手筋骨”。待父亲年岁渐长,王加顺主动接手了这部分工作,每次揉搓都累得满头大汗。跟着父亲学习10余年,他的手艺日渐成熟。2010年前后,因父亲年事已高,王加顺正式接过父亲衣钵,开始独立制作乌毡帽。

在茅洋村老宅的储物间,王加顺用了几十年的“老伙计”就藏在这里。一条40厘米的小木条,一长一短两根竹条,拳头大的鹅卵石,数根藤条,还有一个毡帽形状的木质帽模。这些工具皆是祖传,已经用了近百年。

王加顺说,一顶好的乌毡帽冬暖夏凉,一遇雨水会变硬变实,绝不会漏进一滴雨,大风刮面时,又能挡风遮耳起到保暖作用,因而旧时极受欢迎。父亲制作的乌毡帽因为质量上乘、用料考究,销量十分不错。“当时陶堰渔场渔民的乌毡帽都出自父亲之手,则水牌、萧山等地也常有人赶来采购。”

然而,低产量、高成本、繁琐的工艺与实惠的价格,让入行做乌毡帽的师傅越来越少。随着老师傅们年岁渐高,这门手艺面临失传。“现在绍兴还会做、还在做乌毡帽的人,几乎只有我一个了,没人学,乌毡帽技艺的传承变得越发困难。”如今他在制作乌毡帽时,儿子、孙子常会搭把手,让他颇感欣慰。

“绍兴‘三乌’中,乌篷船和乌干菜的传承态势良好,唯独乌毡帽技艺陷入失传困境。‘三乌’是绍兴文化代表,缺一不可。留给下一代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老手艺要传承首先要更重视,这不仅仅是一顶帽子,它承载的是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他深情地说。

(浙江工人日报通讯员周可阳)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