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汇·2016年上海工匠|刘根敏:英雄钢笔背后的“英雄”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匠汇·2016年上海工匠|刘根敏:英雄钢笔背后的“英雄”

来源:中工网
2023-10-19 13:48

刘根敏是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笔尖车间班组长。自1987年从英雄金笔厂技校毕业进厂工作至今,他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班组长、技术骨干,凭着一手绝活打造了一套套蜚声业界的金笔,成为民族品牌英雄钢笔背后的“英雄”。

巧手打造限量版纪念金笔

在笔尖车间,身着浅蓝色工装的刘根敏,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一谈到手上的活,却是滔滔不绝:“30道工序,有点铱,有开缝,有并缝,还有将近20道辅助、清洁、检验辅助的工序。如果清洁不好,笔尖面上就会出问题,像玻璃没擦干净一样。我们的笔尖,不但要有书写质量,还要有外观质量。”

“小时候我就喜欢修修补补。”刘根敏说,这份工作很适合自己,“修模有时需要修一天多,需要钻进去,不能分心。”在许多人看来,这是比较简单的重复劳动,但是刘根敏就是在这种“重复”中干出了一番事业,摘取了制笔行业的明珠——18K金笔尖。

1997年,英雄厂接到了制作香港回归中、英两国领导人签字金笔和纪念香港回归18K限量版纪念金笔的任务。设计图上的大笔尖纪念笔,造型异常优美,制作难度却很高,厂里的自动化设备根本用不上。没有了现成的模具设备,意味着只能采取传统的手工艺制造。

在纪念笔试制期间,他和班组成员连续加班加点,先后刻坏了五套模板,做坏了一百多个笔尖,手破了再破、磨了再磨,设计出一种多功能模板,手工调整一把“笔尖上绣花”的专用锉刀,他们终于按时完成了生产任务。

7

劳模刘根敏(右)在工作中。受访对象供图

匠心助力“英雄”重振辉煌

英雄钢笔是老上海的标志,承载了一代人的美好记忆。然而,现代化、流水线、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曾让手工制造举步维艰。

原来笔尖车间有300多个员工,后来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期间,有制笔企业听说刘根敏是厂里技术最好的,也曾托人向他传话,希望他也能去帮助他们提高制笔技术和质量。面对高薪诱惑,刘根敏没有动心。

“现在很多百年沉淀下来的企业,还是手工制作,为什么?手工是几代人的传承,技术积累在里面。高科技能代替体力,但百年的技术传承不可能被代替,这是我自己的想法。”刘根敏说:“英雄金笔是上海‘名片’,也是我们民族品牌的骄傲,我要守着它。”

回首三十余载的“英雄”岁月,刘根敏对产品的变化印象深刻。“以前我们的产品比较单一,款式也不多,现在的产品竞争不论是从产品品种的开发、还是市场的促销营销来看都更加激烈了。”刘根敏介绍说,近年来,英雄金笔厂扛过了市场的挑战,一步一步踏石留印,慢慢在往更高的台阶上走。刘根敏带徒弟的方式很“原始”,他总是先递上一把锉刀,然后说:“这是基本功,一定要锉好。”他经常告诫徒弟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个岗位干了36年,刘根敏从普通操作工到班组长、技术骨干,先后荣获了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轻工大国工匠、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劳动报首席记者李嘉宝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