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海拔3000多米的关角山下迎中秋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3-09-29 09:59

原标题:海拔3000多米的关角山下迎中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杨琴

9月27日凌晨2时许,一轮皓月高悬空中。在海拔3000多米的关角山下,一条泥泞的简易小道上,一辆工程车正匍匐前行,青藏集团公司西宁电务段柯柯信号车间柯柯信号工区的职工们正在赶往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道——关角隧道。中秋节前,他们对隧道内信号设备展开了一次全面检查。

2时35分,工程车到达隧道口,十余名作业人员开始整齐列队,一束束交织的头灯灯光与天上的明月遥相辉映。3时整,“天窗”命令下达,大家乘坐轨道车进入隧道,按照计划,当夜,他们要完成隧道内最后4.8公里线路上信号设备的检查任务。

高原深秋,隧道内寒气逼人,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尘土味。借着头灯灯光,职工高腾飞熟练地打开区间轨道电路发送端箱盒防尘罩,用一把小毛刷仔细清理箱盒上的灰尘。

“粉尘遇到潮湿的空气,就会变成油泥,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导接线与轨道变压器线圈生锈,造成区间红光带,影响正常行车。”高腾飞对青工丁文鹏说。

清理完粉尘,高腾飞把头灯亮度调到最高,用一把小螺丝刀逐一紧固箱盒内大大小小的固定螺丝。紧固完,他拿起一块移频表,开始测试各项电气参数,将所有测试数据逐一记录在小卡片上。

几米开外,职工贾雨杰在用棉纱擦拭信号机玻璃透镜,擦拭完,他打开信号机后盖,开始专注地测量起灯端电压。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检查也在稳步推进。每走几步,职工们就要俯下身,用力揭开线路两旁的水泥盖板,借助头灯灯光查看电缆槽内是否有地下水渗入。揭开水泥盖板时,潺潺的流水声清晰传来。由于高原缺氧,他们个个气喘吁吁。

4时50分,检查推进至关角东中继站机房。进入机房后,副工长刘晓强和职工们将地板一块块掀起,先用吸尘器一—清理里面的积灰,再用小毛刷对机房内所有信号设备细致地进行除尘。

6时整,3个小时的“天窗”宣告结束,职工们整理好工具登上轨道车。此时,他们每个人的头上、身上都落上了厚厚的一层尘土。从零点准备开始,他们已经忙碌了整整6个小时。昏暗的灯光下,他们的眼神略显疲惫。

6时30分,轨道车缓缓驶出关角隧道。此时,晨曦中,天边已经燃起道道霞光……

责任编辑:杨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