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民声丨15分钟生活圈不能少了托育点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3-07-15 02:39

【民声】

原标题:15分钟生活圈不能少了托育点

舒年

近日,重庆市大渡口区为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在该区九龙街道试点建设了“嵌入式”的社区托育点,这也是该区开放的首家专门为1岁至3岁婴幼儿打造的社区托育点。

其实,这类的社区托育点,在国内不少城市正在试点,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今年该区计划实现“宝宝屋”8个街道全覆盖,实现3岁以下孩子“随到随托、随到随接”。

3岁以下孩童照料问题,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一直是难题,因为幼儿园一般招收3岁以上孩童,而从女职工结束产假返岗到孩童达到幼儿园入学年龄,这段时间足足有两到三年,一刻不能离人的孩童,面临着白天需要照料的情况。

事实上,无论是请育儿嫂还是拜托老人照料,一方面是加重了职工家庭的负担,拴住了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即便家中有人照料,3岁以下孩童一样有临时性的托育需求,因为照料人也会有短暂外出的需求。另外,尽管市场上存在一些3岁以下临时性托育机构,但其价格往往并非普通职工所能承受。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社区“15分钟生活圈”内,构建普惠制的托育点,为3岁以下孩童提供必要的托育服务很有必要。此前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印发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的通知》中就指出,儿童在社区时间长,使用设施频繁,且步行能力有限,有必要强化在托幼方面的配套供给。事实上,如果能够解决3岁以下孩童的托育问题,释放的不只是职工及其家庭的“手脚”,也将激活这些家庭的消费潜力。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社区托育点不同于幼儿园,如何配套相应设施,保障幼儿安全,如何配备好幼儿教师和保育员,开展适当的活动,这些都有待形成一定的标准。另外,普惠制的托育点,其资金如何保障,人员如何解决,都需要有关方面通力合作,共同打造生育友好型的社区。

当然,构建15分钟的托育服务圈,仅靠社区的力量还是不够的,也应鼓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其中。比如,一些女职工较多的用人单位,也可以尝试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以构建生育友好型的劳动场所。而随着新生儿出生人口的变化,部分地区幼儿园已经出现生源减少的趋势,是否可以利用既有幼儿园设施,尝试为2岁至3岁幼儿开设班级,以减少托育“空窗期”时间,这些都值得探讨。

责任编辑:肖天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