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社区警务队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来源:中工网
2023-05-25 15:04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国

社区民警作为公安机关管理服务的“神经末梢”,最前沿的战斗堡垒,他们总是奔忙在路上,一头连着民心,一头牵着党心。在新时代公安工作中,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是公安机关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重庆巴南区公安分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派出所“两队一室”(综合指挥室、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警务机制改革,通过不断做强“两队”中的社区警务队工作,让社区民警从“下社区”转变为“在社区”,从“局外人”转变为“自家人”,实时实地“住”在社区,面对面帮群众解决问题,给辖区人民群众带来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初夏时节夜晚,走进巴南龙洲湾商圈,小吃街、广场人流涌动。一盏盏灯光、一个个餐馆、一间间小铺,时而飘出各种美食的香味,引得不少食客在此大快朵颐。商圈“夜经济”的火爆,不仅提升了城市活力,也成为巴南促经济、稳就业的重要抓手,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噪音扰民、打架斗殴等治安难题。

为此,龙洲湾派出所深入推进“两队一室”改革,积极探索群防群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模式,通过整合辖区资源、汇聚社会力量,建立了一支由公安和社会力量组成的“巡防绿马甲”队伍。据了解,这支队伍由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民警、联防专业队员以及社区物业人员共同组成,主要围绕龙洲湾商圈人流密集处,治安复杂区域共同开展社区巡逻防控、安全防范宣传和困难帮助救助等工作。

龙洲湾派出所所长郭峰表示:“我们让社区警务队的32名民警与商圈的社会力量进行深度融合,形成隐患共排、问题共解、平安共守的‘警社共治’大格局。”今年一季度,龙洲湾辖区治安类案件同比下降44.44%,下一步,派出所将继续发动辖区工厂、学校、医院、停车场等安保力量,以及楼栋长、网格员等群防力量共同参与巡逻,实现辖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目标。

社区民警入户走访,竟有意外收获。近日,花溪派出所社区民警张炜在走访辖区二手车交易市场时发现一商户老板周某有吸毒嫌疑,掌握此条线索后,他立即回所将此情况告知了派出所案侦队民警,案侦民警便将周某传唤至派出所,通过尿检检测出其为吸毒人员,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起初我只想掌握辖区的治安风险苗头,没想到走访一下还能帮助打击破案!”回忆起那天的经历,张炜颇有成就感。但走访排查不单单只限于耗费脚力,更需要给予民警充足的时间。为了让社区民警有充足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开展社区警务工作,花溪派出所分别从减负、赋能、监督三方面做好社区警务工作:通过设立“一标三实”办公室,让走访登记成为社区民警“主业”;通过建立“社区民警吹哨,案侦民警报到”机制来增强社区民警职能;通过不定时抽查,实时了解社区民警在基层动向。在保证为社区民警“减负”的同时实现工作“增效”。

“我是民警,也是社区副书记,你们有什么想法敞开了说。”近日,在鱼洞街道箭河社区调解室,鱼洞派出所社区民警吴祖柯与人民调解员、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成功化解了一场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纠纷。

在调解过程中,吴祖柯以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调解经验,让矛盾双方重归于好。“兼任社区副书记之后,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倒逼我要做好社区工作。”谈及近段时间身份的转变,吴祖柯感慨万千。

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鱼洞派出所深入推进“两队一室”改革,让所内社区警务队的15名民警,全部下沉到社区一线兼任社区副书记,参与社区管理业务。鱼洞派出所所长梁大勇表示:“社区民警进‘两委班子’,一方面能让社区民警更加熟悉社区,另一方面能让社区民警从社区‘守护者’转变为‘管理者’,助推社区警务工作走深走实。”

责任编辑:蔺凯伊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