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征文丨选树“上海工匠”、打造系列品牌,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征文丨选树“上海工匠”、打造系列品牌,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来源:中工网
2022-09-15 16:51

近年来,上海市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15年12月,上海市总工会决定实施“上海工匠”培养选树计划,每年培养选树100名工匠人才,到2025年将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自2016年5月启动首批“上海工匠”培养选树以来,已累计选树6批“上海工匠”共583人。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个工匠“选拔、宣传、提升、服务”的闭环体系,全过程全视角全方位打造工匠品牌,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在“广”字上下功夫,不拘一格选拔工匠人才

一是“广”开门路推荐人才。从选拔对象看,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职级、职称、技能等级、工作年限、荣誉基础等条件限制,广开门路选拔“上海工匠”。从行业职业看,涵盖制造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业、公共管理业等15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从推荐渠道看,除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优势推荐之外,大力支持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推荐各自领域中的优秀人才,并且在申工社微信公众号、随申办、一网通办等渠道开通自荐。仅2021年,就有927人自荐角逐“上海工匠”。二是“广”搭平台助力提升。组织工匠俱乐部活动、创建上海工匠学院等,鼓励各级工会、行业协会提供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展示技能、研修深造的机会;为工匠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其发展有定位、有目标、有路径,让工匠拥有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更博大的胸怀。三是“广”建阵地扩大宣传。拍摄制作《上海工匠》纪录片,在每年国庆或春节期间播放,先后宣传75名“上海工匠”;编制《上海工匠》画册,组织“工匠精神大讨论”活动;每年隆重举行工匠选树命名大会,为工匠颁发大铜章;建设上海工匠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等领导先后参观工匠馆,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开馆以来,累计有30多万名市民观展,近2万名青年职工在工匠馆举行了“入职仪式”,接受匠心传承“第一课”。

(二)服务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在“强”字上下功夫,促进企业创新创效

一是“强”力助推重点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匠培养选树始终聚焦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关注基层一线,关注操作岗位职工,关注产业工人聚集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其中来自生产一线的工匠有458人,占79%;工匠平均工作年限26.1年;本科以上学历的341人,占总数的58.5%。有高级技能等级证书的359人,占总数的61.6%。其中,技师、高级技师310人,占总数的53.2%;有高级职称的229人,占总数的39%。有178名工匠既是高级技师或技师,又拥有技术职称,属于“双师型”职工,占比为30.5%。2020年,市委、市政府将工匠人才纳入《关于新时代上海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从制度层面支持工匠培养选树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于“上海工匠”培养选树的充分肯定。二是“强”调作用发挥,为企业发展服务。“上海工匠”立足岗位,用个人专长为企业提质增效作贡献。293人拥有发明专利,283人拥有实用新型专利,57人拥有外观设计专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累计为企业创造效益近30亿元;成立213名工匠组成的服务队,深入本市制造业企业集聚的园区,服务非公企业1500多家,帮助解决技术难题1200多项。三是“强”化工匠人才培养,发挥育人效应。联合上海开放大学创建上海工匠学院、合作开设6期工匠研修班,共同开展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内容研究,探索学员岗位贡献和成果转换为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的机制,为工匠人才成长搭建起终身学习的平台,2200多名工匠参加学习培训,303名工匠成立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聚”字上下功夫,做大做强工匠品牌

一是“聚”力打造工匠系列品牌。上海市总工会以工匠选树为抓手,形成了工匠纪录片、工匠学院、工匠研修班、工匠讲堂、工匠俱乐部、工匠服务队、工匠人才库、工匠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十大工匠品牌”,品牌溢出效应不断增强。二是“聚”拢人才厚植工匠队伍。引导各区局(产业)工会结合本区域、本行业发展实际,开展本地区(系统)工匠培养选树活动,56家区局(产业)工会培养选树各级工匠2000余名。三是“聚”焦弘扬工匠精神。借助微信、微博等信息化手段,通过技能分享会、技艺研习班、演讲报告会等形式,将工匠个人技能、技艺以及心路历程、成长故事、感人事迹等与广大职工分享,激励广大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工匠培养选树的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尽管已经建立了市、区两级上下联动的工匠培养选树机制,但还有个别区局(产业)工会没有开展工匠选树工作,还需对其加大指导和推动。另外,针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尤其是新行业、新工种的工匠人才培育培养还需加强,覆盖面还需进一步扩大。

工匠人才的作用发挥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单位工匠队伍的示范引领和传承接力作用发挥存在一定瓶颈和短板,行业企业对工匠作用发挥的系统性、前瞻性研究存在不足。有些工匠因工作繁忙等原因忽视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文化水平、专业技能需要进一步提升,需要从更多的交流服务中拓宽视野。工匠人才获得的正向激励措施体现还不够充分。工匠人才收入与工程技术人员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在职业发展路径规划、落户积分、子女就医就学等方面仍有激励空间。随着企业和社会对工匠人才的认同不断增强,在尊重工匠的同时,还需要在广大职工中进一步营造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

三、对策及建议

完善工匠培养选树机制,努力形成工匠培养选树新格局。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组织联手,持续构建相关部门协同,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匠人才培养选树格局。二是推动各地区、各产业、各集团公司普遍开展工匠培养选树活动,建立区局(产业)工会等多级多层推荐机制,形成与上海发展相适应的工匠培养选树体系。三是进一步完善工匠选树标准,梳理工匠选树的分类界定、专业评审等各个环节,向新产业、新技术、新领域的行业扩展,使选树工作更合理、更规范、更科学。

搭建工匠引领创新平台,发挥工匠人才传承辐射作用。一是推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探索建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攻关项目资助激励政策,鼓励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结对联盟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行业引领作用。二是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完善工匠师带徒机制,引导帮助工匠人才积极参与职工技术创新,推进岗位创新成果转化,在个人技能创造和作用发挥中起到领衔作用。三是倡议工匠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加大工匠服务队进园区、进楼宇、进企业、进车间活动力度,在助力非公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工匠引领带动作用。

发挥阵地载体优势,着力营造有利于工匠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一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精神,利用社会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探索创新弘扬工匠精神的新视角、新载体、新形式,扩大工匠的社会影响力和崇尚度。二是继续以“上海工匠”培养选树为抓手,增强“十大工匠品牌”溢出效应,全方位展示工匠形象,持续提高工匠品牌职工知晓度和社会影响力。三是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出台惠及工匠人才的落户积分、子女教育等激励政策,不断提高工匠人才的薪酬待遇,各类评选活动更多向工匠人才倾斜,增强工匠人才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培养造就更多符合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上海市总工会)


责任编辑:陈思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