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征文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大国工匠的“孵化器”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征文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大国工匠的“孵化器”

来源:中工网
2022-09-13 14:09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产业工人队伍质量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而大国工匠是职工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培育大国工匠,是中国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工会要协同各个方面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工会开展的劳动竞赛是培育造就大国工匠的有效载体之一,是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工匠技能、造就工匠人才的平台,是大国工匠的“孵化器”。

一、培育大国工匠是国之所需

大国工匠是指独具匠心,以工匠精神造梦、筑梦的先进劳动者。《周礼·考工记》中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说文解字》中对“工”的解释是“工,巧饰也”。因此,“工匠”一词最初就是指有工艺专长的能人。我国自古就有尊崇、歌颂工匠的优良传统。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炉火纯青”“庖丁解牛”,这些妙语佳句彰显了工匠们谦虚谨慎的态度和追求卓越、成就经典的品质。无数工匠身上体现的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严谨认真、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民族气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0年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培育大国工匠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当前,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制度空间受限的现实,已经成为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挫伤产业工人积极性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不到三成,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因此,壮大技术工人队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既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当前之需,也是长远之计。

培育大国工匠,也是壮大实体经济、做强中国制造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高技能人才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他们身上蕴藏的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大国工匠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也是锻造“创新中国”的劳动者大军。正是一代代劳动者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才使我国从一个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落后的国家,成长为世界制造大国。

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大国工匠的培育平台

劳动竞赛是中国工会的传统工作品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有效形式,也是大国工匠的培育平台。《宪法》《劳动法》等法律中都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作为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劳动竞赛始于20世纪30年代党领导下的中央苏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劳动竞赛中涌现出一大批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赖若愚指出:“当劳动竞赛开展起来之后,就必然要求提高,要求技术方面的革新,这是一个客观的趋势。”从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围绕国家对技术革新的需要,工会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以技术革新运动为主的劳动竞赛活动,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这个阶段劳动竞赛“着重于劳动与技术相结合”。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大批能工巧匠和优秀技术工人积极推广先进技术与先进操作方法,开展厂际技术交流、技术协作和技术攻关。职工技术协作活动就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职工技术协作活动是劳动竞赛的新发展,它进一步丰富了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内容。工人阶级在劳动竞赛中创造出了一批先进的工作法,也产生了倪志福、王崇伦等一大批工匠人物。

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诉求。伴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劳动竞赛也与时俱进,进入了一个“与创新相结合”的新阶段。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时期后,全国总工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开展了以技术创新竞赛等为重点的各类劳动竞赛以及“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名师带高徒”等活动,推动劳动竞赛服务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发展,也培育铸就了一大批在高科技领域锐意创新的工匠人才。

三、新时代劳动竞赛助力培育大国工匠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新时代,工会要搭建好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这一平台,助力培育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工匠精神在竞赛中弘扬

新时代劳动竞赛要积极构建和倡导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的竞赛文化。劳动竞赛的开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始终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贯穿于竞赛宣传和组织的全过程,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时代强音。

新时代劳动竞赛要大力营造崇尚工匠、学习工匠的浓厚氛围。树立典型模范、宣传先进精神是激励广大劳动者锐意进取的有效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一大法宝。新时代劳动竞赛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扩大竞赛覆盖范围,同时借助主流媒体平台和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建设劳动竞赛宣传主阵地,加强宣传覆盖。通过大力宣传劳动竞赛中产生的工匠等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二)让工匠技能在竞赛中提高

新时代劳动竞赛要以技能提升为目标,把技术创新活动融入劳动竞赛,把劳动竞赛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新时代劳动竞赛要构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激发参赛者的好胜心,促进参赛者在竞赛中“比学赶帮超”,实现工匠技能的提升。对竞赛中产生的工匠人才要给予适当奖励和社会认可,为劳动者提供技能展示和自我实现的平台,树立“技能强国”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提升技能的自觉性。

新时代劳动竞赛要坚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原则。这一原则提倡了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深度融合,保证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式的良性竞争。劳动竞赛可以与青工技能培训、高师带徒、职工安全意识、班组建设、工艺提升、操作规程等内容结合起来,帮助技能人才提高技术素质,实现岗位成才。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要在开展过程中注重搭建平台,加强技术交流,让竞赛参与者相互学习借鉴,在实现自身技能进步的同时也带动全社会技术水平的共同提升。

新时代劳动竞赛要特别注重发挥以赛促训、以赛促评的作用,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企业评价规范要求,让竞赛结果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相衔接,推动实现“赛证合一”“赛训合一”“赛评合一”。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年“建功新时代”三大倍增主题立功竞赛的30个项目全部采取“赛训合一”的办法来提升参赛者的技能水平,在张江药谷生物医药实验技能大赛中,由上海张江生物医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根据企业需要,开发相关岗位技能证书,将竞赛和培训相结合,实现了“赛训合一”。

(三)让工匠人才在竞赛中涌现

劳动竞赛作为产业工人技能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选树工匠人才的重要平台。新时代劳动竞赛要与高技能人才、工匠培育选树相衔接,树立技术和创新的选拔考核导向,通过劳动竞赛建立工匠人才培养、考核、使用、激励机制,通过岗位技术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通过劳动竞赛引导职工树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劳动竞赛的考核评估要避免单一化、简单化,应全面反映工匠人才的德能勤绩等各方面的素质。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探索建立科学的劳动竞赛评估指标体系,增强考核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新时代劳动竞赛应完善竞赛荣誉体系,形成劳动成果、劳动贡献与物质利益、社会荣誉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对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才,应及时落实按规定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打破产业工人职业晋升的壁垒。对于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工匠人才,一方面要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给予社会认可,另一方面要在培训进修、先进评选等政策方面适当倾斜,为其成长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多资源、创造更多机会。同时,推动建立首席技师工作站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广泛开展师带徒活动,实现工匠人才的“传帮带”,实现工匠人才的延续和不断涌现。

(四)让工匠成果在竞赛中落地

新时代劳动竞赛要搭建工匠成果和经验交流平台,畅通工匠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渠道,提高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成效。在劳动竞赛中要广泛开展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等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工匠的先进操作法和实践案例;广泛开展以工匠、高技能人才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或工装器具活动,及时总结推广职工创新成果;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并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和跨企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新时代劳动竞赛要以竞赛为平台,推动工匠创新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各级工会要广泛开展竞赛成果大比拼活动,开展好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创新支持、奖励申报等成果转化服务,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同时,竞赛的后期服务还应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制度规定和政策落实,利用技术市场开展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形成“成果—转化—效益—成果”的创新生态链,推动成果有效落地。

(作者:郭秋萍 邹卫民,单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陈思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