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幻灯片

武汉高三复课,加油吧少年

李思辉
2020-05-07 09:02:53  来源:光明日报

  据媒体报道,5月6日,5万多名武汉高三年级毕业生以及中职、技工学校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复课。一些学校的教学楼前挂起“高考必胜!我必胜!”等加油横幅,社会各界也纷纷以不同方式为孩子们加油鼓劲。

  离校时寒风凛冽,归来时繁花盛开。经历特殊的“超长寒假”,回到熟悉的校园,孩子们既亲切又激动。经历严峻疫情生死考验,熬过漫长寒冬雨雪风霜的人们,都会懂得复工复产复市复学的来之不易;见证千万人出生入死、英勇无畏,终于重返校园、安坐书桌的少年们,更能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校园生活中,感受到激动人心的力量。

  这场疫情,让孩子们被困斗室,也让他们成为居家固守、抗击疫情的一分子。一位中学生的妈妈和外公都是医务人员,一直奔忙在抗疫救治一线,她更是含泪写下“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坚强、勇敢、科学、担当等许多闪光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抗击疫情的过程也是一场特殊的成人礼,让他们中的很多人增添了直面艰险的成熟。相信,这些都会被带入接下来的学习时光中,成为他们珍惜韶华、认真复习的精神动力。

  高三复课,很多人喊“加油”,是在给学子们鼓劲。据说,“加油”一词与武汉有关。清朝道光年间,一个叫张瑛的人为鼓励年轻人好好读书,每天晚上派出差役带着油桶四处巡查,如果发现有读书人正在挑灯夜读,就给他的油灯里添一勺油。而张瑛正是“武汉城市之父”张之洞的父亲。传说未必可考,但它指向的美好寓意却深入人心。

  在武汉、在湖北乃至在中国大多数地方,尊重知识、重视高考、关心考生,尽力为学子们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今年情况特殊,疫情耽误了光景,高三年级学生一开学就进入冲刺阶段,一声“加油”更是被寄予了厚重的关心和真挚的鼓励。

  高三复课,很多人喊“加油”,也是在给武汉加油。与城市“解封”、在院患者清零等重要事件一样,高三复学复课也是城市正常生活回归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城市安全系数进一步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期盼着各个学校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做好高三复学复课,为其他学龄段的孩子尽快复课提供经验借鉴。开展防疫消杀、进行核酸检测、常态测量体温、进行心理疏导等诸多举措,也都是为防疫常态化探路,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保驾,为武汉的全面复苏加油。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最近非常流行的歌曲《少年》,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武汉高三复课了,加油吧少年!经历了疫情,见证了生死,你们更会懂得,眼下这些挑灯夜战的岁月,这些书声琅琅的日子,这些相视一笑的瞬间,都是让人感慨的人生节点,都是值得珍惜的青葱年华,都是“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的难忘少年时光。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保护生命的绿色通道,哪里堵上了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医生方泽民过了一个揪心而疲惫的劳动节。因为错过一趟高铁,5月1日,他负责转运的一个捐献肺器官,差一点被浪费。

  • 原来你们是这样的80、90、00后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有这样一群80、90、00后,他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将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 【致敬暖医】青年医学生:行动是最好的传承

    今天是第71个五四青年节。在防控新冠疫情过程中,医护人员在前方挑起“大梁”,而无数青年医学生也在后方为抗击这场疫情努力着。他们集聚微小力量,或为前线筹集物质,或在后方统计数据,或在社区做着志愿服务,在点滴间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

  • 【地评线】海报H5:致敬劳动者 世界因你而精彩

    新时代,是实现梦想的时代。而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五一劳动节到来,让我们致敬奋斗者。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