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申请“经营贷”,然后去炒房?

戴先任
2020-04-22 13:25:39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据《新京报》报道,4月20日,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向辖内各商业银行下发紧急自查通知,要求各银行针对今年以来新发放的房抵经营贷(含借款人为企业或个人)情况立即开展自查。有房地产界人士分析称,这次排查是因为一些投机者利用了疫情期间的“贴息政策”,即用手上的房屋抵押申请低息贷款,然后将资金用来购房。

  疫情之下,不少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为了救助受困于疫情的实体经济,央行已推出至少千亿级的优惠利率贷款,加上财政部明确按实际贷款利率再给予一半的贴息政策,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大幅减少。但一些投机者却嗅到有利可图,利用疫情期间的“贴息政策”,用手上的房屋抵押申请低息贷款,将资金再用来购房。

  本是救助实体经济的“贴息政策”,却成了炒房客的“菜”,令人气愤、心疼。这一幕足够吊诡,救助实体经济的政策,反倒可能伤害实体经济。本来是一把“好牌”,却正在被一些人往烂里打。

  这种现象最近在不少地方都有所呈现。“千万豪宅秒光”“百万喝茶费”“500万元以下的房子基本卖没了”……这些新闻的背后多是一些炒房客在推波助澜,而因疫情出台的一系列帮助小微企业纾困措施,则给了投机者加杠杆的机会。

  中央一再强调“房住不炒”原则,但在一些地方投机炒房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对此,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坚持楼市调控政策不动摇、不松劲;另一方面,发展经济要摆脱“房地产依赖症”,真心实意拥抱实体经济。比如在房价高企的一线城市,高房价让一些企业与年轻人不堪重负,这从长远看,对地方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经济基础没有益处。

  另外,各项政策的出台,也要充分考虑到方方面面,避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的可能性,甚至由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公策”变成满足个别人利益的“私策”。出台各项政策,要能加强执行力度,也要避免在执行过程中跑偏,让政策利好能够真正落入百姓、企业的口袋,最大程度发挥出正向作用。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画笔绘就医患情

    “护目镜必须戴好!”“洗手后必须戴手套!”……不久前,一段视频走红网络,主人公是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陈静。

  • 武汉战疫丨 在ICU,我们是用十二分的努力救治危重患者

    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苦鏖战,我们圆满完成确诊患者医疗救治任务,陆续离开武汉完成回撤。回想起参加抗疫的点点滴滴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到达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后,抓紧一切时间建成战时传染ICU病房,其中辛苦艰难可想而知。但大家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硬是完成了任务。

  • 青春勇担当!这些高校志愿者,成为抗疫战场上的亮丽风景线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鼓舞了全国的青年学子,各高校以“@大接龙”方式,掀起了全国范围内联学接力、互动分享的学习热潮。

  • 英国留学生战“疫”日记: 一次疫情 两种战斗

    近期许多家人和朋友给我打电话发信息,关心我的状况,询问我是否计划回国。我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体与传播专业,我决定要在这里待到夏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