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光在辽远星空-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我们的目光在辽远星空

李洪兴
2019-01-09 09:45:05  来源:人民日报

  “因什么而坚定?”在南仁东看来,是为了一个了解宇宙的梦想,为了一座让中国傲然于世界的国之重器

  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离不开每一位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的开拓与付出

  【人物】“天眼”之父南仁东

  【故事】天文学家南仁东是“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主导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FAST的顺利落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默默无闻奉献在科研第一线,与团队一起迈过重重难关,让中国拥有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望远镜。2018年10月,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以他的名字命名。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特别提到,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

  【点评】

  八字胡、厚嗓音、个儿不高……同事眼中的南仁东,虽然显得有些普通,但强大的气场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由他领衔的“天眼”工程,在调试期就一口气发现了多颗脉冲星,宇宙正在更大范围内被“认出来”。

  相比于浩渺宇宙,人类深感渺小;由于不懈的探索精神,人类又何其伟大。正是因为我们迈进的每一小步,星空才渐显清晰。就像以南仁东为代表的天文学家们,不满足于中国当时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的状况,敢于提出方案,要建造一个单口径500米的望远镜。梦想有了蓝图后,他们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地图,拄着竹竿、挽着裤腿,几乎踏遍西南山区的所有洼地,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建成后的“天眼”,如同在金属巨耳里听宇宙的呼吸,“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

  “踏过平庸”,因为执着坚定。有人问,“因什么而坚定?”在南仁东看来,是为了一项热爱的事业,为了一个了解宇宙的梦想,为了一座让中国傲然于世界的国之重器,为了一份回报家国的赤诚……南仁东凭借20余年、8000多个日夜的坚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终让“天眼”凝视苍穹。

  “踏过平庸”,因为勇于突破。在FAST项目中,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画图、有人不懂力学、有人不懂无线电,而南仁东几乎什么都懂,他更善于发挥项目团队中每个人的长处。由于涉及天文、力学、机械工程等各个领域,关键技术又无先例可循,他们只有突破工程极限,才能创造奇迹。事实证明,FAST能监测百亿光年外最微弱的信号,将在未来领先世界。

  前几天,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过去几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之所以能改变中国面貌,离不开每一位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的开拓与付出。他们的名字叫作南仁东、黄大年、黄群、钟扬……他们拓展着科学的边界、燃烧着无悔的人生,毕其一生去完成属于自己的梦、国家的梦、人类的梦,我们也因此能看得更宽广更深远。

  

  【网言网语】

  南仁东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赤子之心,什么叫爱国情怀,这是一个科学家对祖国最深沉的爱。

  ——@逍遥

  一个让中国开“天眼”的人,可以探测茫茫宇宙,他的精神永放光芒。

  ——@枫叶

  他的梦想实现了,中国有了“天眼”,更为我们的新时代注入了活力。

  ——@勒勒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我们的目光在辽远星空

    “因什么而坚定?”在南仁东看来,是为了一个了解宇宙的梦想,为了一座让中国傲然于世界的国之重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离不开每一位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的开拓与付出【人物】“天眼”之父南仁东【故事】天文学家南仁东是“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主导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

  • “大国重器”守护者 三峡电厂精益生产管理团队的故事

    2018年12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发布第三届“央企楷模”,经推荐遴选,中国航天科技孙泽洲、兵器工业集团邹汝平、中国华电艾尔肯·买买提、南航集团刘宇辉、中国建材彭寿、中国中铁王杜娟(女)等6名个人,中国石油亚马尔项目团队、中国三峡集团、中国远洋海运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团队、招商局集团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管理团队等4个集体荣获第三届“央企楷模”荣誉称号。

  • 勇当冲锋在前的战士

    320国道,从云南德宏通往上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它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滇缅公路。被誉为“中国缉毒第一站”的木康边境检查站便驻守在这条咽喉要道上。我与木康结缘是在2008年,那一年,刚从警校毕业的我光荣地成为一名武警。记得第一次到木康站学习时,就被木康的故事深深震撼。

  • 为“孤岛村医”点赞,更须关注医疗资源下沉

    因村民分散住在孤岛上,安徽省金寨县村医余家军19年来驾船随时出诊,风雨无阻。他说,只要岛上还有一个人需要“身背药箱除疾病,越岭翻山雨里来。”“孤岛村医”余家军放弃走出农村的机会,以非医非农的尴尬身份,19年摆渡于一座座孤岛之间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