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改革遴选培养模式 让公费师范生更“乐教”

熊丙奇
2020-05-22 08:35:4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建议,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如果不当老师,应该记入诚信档案之中。

  2018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中央编办发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简称《办法》)提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公费师范生履约动态跟踪管理机制,建立公费师范生诚信档案。不过,对于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不当教师是否该要记入诚信档案,舆论一直有争议。

  支持计入诚信档案者认为,既然当初报考公费师范计划,毕业后应该当老师,否则就属不诚信。反对者认为,应该允许公费师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退出,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可能有变化,不应把这上升到“不诚信”的层面,而且有的学生可能有一些特殊原因(如身体原因),并不适合从教。

  公费师范生计划(之前为免费师范生计划)实施以来,对于公费师范生的退出问题,舆论就一直比较关注。这是该计划的“计划”属性与学生的自主选择存在的矛盾。公费师范生计划实行计划招生、计划培养、计划就业模式,优点是可以“以销定产”,类似定向培养,但是也约束进入计划的学生的选择权,争议由此而起。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探索新的公费师范生招生和培养方式。目前,公费师范生是面向高考生招生,安排在各省的提前批次进行。由于招生录取分数不同,公费师范生计划录取的学生,有的被认为是为了借此渠道考进大学,而实际上,公费师范生的录取分数并不低。

  笔者建议,公费师范生可以调整为面向在读学生招生的方式,即在学生入学后,再遴选进入公费师范生计划,并免除之前缴纳的学费、住宿费。这就解决了单列计划招生导致的“退出难”问题,也让学生摆脱了“被大学录取”的意味,而更多从学业和职业角度进行考量,这样进入公费师范计划的学生,会有更强烈的意愿从教。

  从以往公费师范生计划实施情况看,除少数学生自己提出“退出”外,也有学校发现学生不适合从教的情况。那些经考察不合格的学生,按规定在入学一年内,需退还已享受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补助,并由所在学校根据当年高考成绩将其调整到符合录取条件的非师范专业。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公费师范生质量,但也可能被不愿意从教的公费师范生用来“退出”。

  应当允许实施公费师范生计划的高校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招生、培养,并比较优劣。比如,某校可完全从在读的一二年级学生中招公费师范生,与之签订协议,跟踪分析这些学生的大学学业、就业选择、职业发展。由于公费师范生的就业属于“计划就业”性质,公费师范生承诺要履行服务协议,教育部门也要解决其就业问题,因此有的公费师范生对待学业并不积极,因为反正不愁就业。从激励学生更努力学习出发,应该更多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市场选择。

  从这个角度看,提高乡村教师质量,建设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关键在于提高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单靠计划招生、计划培养、计划就业模式,很难让乡村学校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就是所有公费师范生都履行服务协议,服务期也只是毕业后6年。建议在招聘乡村教师时,可采取对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代偿制度以及奖补制度,以“市场机制”加强和完善公费师范生计划。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 中工时评:应对“招而不聘”的用工寒冬需做好“两个准备”

    “招而不聘”纸面上招工、“休眠式”生产熬冬、保守性储员、普遍降薪、裁员减负……据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粤、闽、辽、豫、湘等多地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各国失业率飙升,我国经济虽然已率先复苏,但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多地企业仍面临生产困境,用工意愿和规模下降,求职难度加大。

  • 中工时评:签约何须仪式!

    这两天,《半月谈》的一篇题为《一个项目签3遍,复工复产像表演?》的批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