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240斤的胖子:开着我的小面,再流浪20万公里(图)
//www.workercn.cn2017-09-14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可能是唯一一辆进入罗布泊的小面包车

  王耀平的车是长安之星二代小型面包车,之所以买一辆小面,王耀平有两个因素的考虑,第一个就是得装载他的240斤,第二个就是省油。“出去流浪除了要有时间和勇气,更重要的是得有经济水平,我一直有冲动,退休后则有了时间,那么我还要满足的就是能够用我的退休金维持流浪的开销,所以省钱成了第一要务。”自驾出行,最贵的是油钱,因为要省油,所以需要小排量,“蜗行一号”的排量不到1.0,“油价最低的时候,一公里油价不到3毛钱,但现在油价涨起来了,一公里也不到5毛钱,只有这样你才敢往远走。”

  完全不豪华也不属于越野家族的“蜗行一号”,却曾深入到罗布泊的湖心。这样的路线看起来并不是坚持不涉险的王耀平的风格。“旅行不危险是因为我从来不会主动去特别危险的地方,但每次回来总有朋友问我,‘说说你去过最危险的地方是哪儿?’被问得烦了,2011年的时候我就决定计划走一趟罗布泊。”

  刚开始,知道他要开着“蜗行一号”去罗布泊湖心的人都觉得他在异想天开,通往湖心的路上满是流沙和尖锐的盐壳,探险的越野车往往都是一队一队地进,一个人单独驾驶一辆小面包车穿越“死亡之海”罗布泊危险系数着实太高。如果成功,“蜗行一号”可能是目前唯一一辆进入罗布泊的小面包车。

  “历史上罗布泊的直径有800公里,幸运的是,那时罗中镇已经建成,还有一条从哈密到诺羌的省道通了,从这条路到湖心就只剩下80公里左右。我参考了很多前人的经验,查了不少资料,最终确定了一个从这条省道进入罗布泊最便捷且相对安全的点,车下路的点找对了,这趟旅行才能成。我自己设计了路线并交给曾经进过罗布泊的朋友看,又告诉他,我车上有吃有喝,即使半路车陷进去了,我也能生存很长时间。不过罗布泊中间没有信号,所以我让他等我10天,如果我没出来的话就带人进去救我。”

  但这个朋友却因为放心不下,还是买了机票飞来哈密借了一辆皮卡车,追上正要启程的王耀平,决定陪他一同进去。

  罗布泊之行定在路况相对好一些的9月末,在罗中镇休整了一夜后,王耀平把轮胎放气放到0.5,憋着气压,就不至于陷进去,然后又带了四个备胎,上路。经历昼夜巨大的温差、深不可测的地貌变化,好在一路有惊无险,天黑前就抵达了罗布泊湖心。“路很难走,刚进去的时候也非常紧张,但真的到了湖心后就只剩下对眼前风景的震撼,像波浪一样的沙一眼望去,没有一丝水汽,真正的一览无余。”旅行异常的顺利,带进去的水充足到临出来前还剩下可以洗澡的量。

  “其实补充水并不难,很多公共卫生间都会提供免费且充足的自来水,我把他们储存在车上,准备用来洗澡的那部分水放进水袋里,白天的时候放在车顶上晒热,随时随地都可以洗淋浴。车的后备箱门抬起来,四周挂上帘子就行,很简单。在罗布泊的时候跟我同行的朋友就是这样用我的车洗了澡。”等王耀平的朋友洗完澡的时候,他还有水可以洗菜,于是他们做了番茄炒蛋,就着从哈密买的馕在罗布泊里大快朵颐。

  王耀平给记者翻看当年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一面印有史铁生头像的白色旗子飘扬在罗布泊湖心。“我走到哪儿,这个旗子就到哪儿,陈希米(史铁生妻子)有一次发短信给我说,史铁生生前也很向往这些地方,让我每到一个地方也给史铁生念叨念叨,我这个人能唠闲嗑,但不太会说正经话,索性就拿着旗子,就像是带着他,让他自己看吧。”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