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张海军:电焊枪打造震“焊”人心的“艺术” (图)
//www.workercn.cn2017-09-1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震“焊”人心的“艺术”

——记燃气集团高压管网分公司工程一所电焊工张海军

  深蓝色的工作服,反戴着的工帽,拿起电焊枪,举起电焊面罩,绽开的焊花和跳动的火苗交相辉映,他展现出深藏不露的技艺;各种条件恶劣的现场,美观如一的各道焊缝,匠心打造的“鱼鳞纹”,这位焊工艺术家实至名归。他就是张海军,在带气焊接作业领域出类拔萃,早已在行业内树立起响亮的品牌。

  一件“艺术品”的诞生

  早晨八点,记者来到工程一所的院内,张海军早已换上工作服,准备在他的工作室进行模拟带气接线作业。“我现在练习的是在管道内带气情况下焊接新线的作业方式。”张海军熟练地把管道内的压力降到手工焊接合适的压力,“要把新管线焊接到带气管线上,首先要在原来的管道上用气焊切割出一个圆形对接口,我们俗称‘带气开天窗’。”张海军解释,“带气开天窗时调控压力是非常讲究的,压力调控必须相当准确,如果压力高了,在带气切割时,会造成火焰过高烧伤作业人员。相反如果压力过低,又有可能造成管内负压,空气倒进管内形成混合气则会引起爆炸。”

  切割过程中,为了保证切割安全,张海军要不时用另外一只手在切割处周围涂耐火泥灭火,但还是时常有火苗从切割缝隙间跳跃出来,而早已习惯的张海军在高高“跃起”的火苗前按部就班,仿佛一个“玩火”的魔术师。

  副所长张宁介绍:“外行看不出来,其实这个过程非常有学问,手拿捏的力量和角度都要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只是他动作太熟练咱们看不清。”

  待到切割完毕,张海军再次调整了一下管道压力,并戴上防毒面具,掀开天窗,迅速将预置管道扣在带气管上,并用铅丝固定住,涂上耐火泥,先通过点焊的方式使管道固定在带气管上,随后将铅丝取下,开始正式焊接,动作一气呵成。在焊接过程中,迸发出的火花四溅在他的工作服上,将焊接面罩映得发亮。记者注意到,在焊接过程中,除了按照既定的“路线”进行焊接,张海军的手没有一丝颤抖,就像一个圆规完美地在接口上“画圆”。没多长时间,第一遍焊接就结束了。

  “烙”出来的绝活儿

  “这焊条中间部分就是焊丝,在高温下焊丝会熔化成铁水,待凝固后便能将缝隙封住。”为了保证焊接强度,张海军还要进行第二次焊接,行话讲叫“填充罩面”。焊接完毕后,他用工具把接口周围的焊渣清除掉,升压检测气密性,检测完毕后,大功告成,整个过程只用了20分钟。

  记者观察焊缝,只见焊缝的宽度一样,高度也在一个面上,更突出的是焊缝就像一道道美丽的鱼鳞一样在阳光下闪耀。据旁边的班组成员介绍,鱼鳞纹需要手力相当均匀,是道功夫活儿。

  记者不禁向张海军表示疑问:“之前上面的耐火泥哪里去了?难道也和铁水融到一起了?”张海军说:“如果有耐火泥,焊水都没法固定,所以在焊接的过程中就用电弧把泥给清出来了,你们很难看清。”他表示,鱼鳞纹也是同样靠电流大小均匀控制电弧强度的结果。在场观摩的人们都十分敬佩。

  张海军说,这只是模拟演示,真正的作业坑往往是两到三米深,存在各种恶劣条件,工作空间也非常狭小,蹲着、躺着、仰着、拧着……这些姿势全都会应用到。“有时因为空间、角度问题,我无法进行正面焊接或切割,只能借助小镜子,通过镜面原理工作。”镜子里面的映像是反的,张海军需要时刻牢记方向,但即便是这种间接的焊法,张海军一样能保证焊缝的安全美观。

  带气焊接很危险,为了不影响用户,作业时间有严格限制,这对每一个操作人员都是考验,可张海军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在争分夺秒保安全的过程中,即便是水平再高,工作服再厚,被火花烫伤也在所难免。张海军的手腕和胳膊上,一道道疤痕也像焊缝一样,清晰地“烙”在上面。

  火花“浇灌”出的情怀

  张海军从事焊工24年,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与他良好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最初我焊接的管道内没有燃气,后来逐步接触带气作业,刚开始看见管道上闪烁的火苗,我也比较胆怯。”后来,张海军通过刻苦磨练克服了恐惧,并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高手。一般在切割和抹泥灭火的环节,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但因为有些作业坑条件不够,张海军便把自己锻炼成了多工种“战士”,一个人进行多项操作。

  张宁表示,通过本次演示焊出的鱼鳞纹在行业内被称为“好活儿”,而在技能大赛上,张海军对精度的要求高到需要用卡尺精确到毫米。同时,在各种作业施工现场,除了完成手头的任务,他还要进行综合作业指挥,统筹各项工作。

  虽然燃气管道施工普遍采用机械作业,而一些受时间限制或者不具备机械作业条件的现场,手工焊接依然必不可少。张海军和他的同事们便是解决“疑难杂症”、攻坚克难的先锋。“我对焊接工作始终充满激情,有时一些有挑战的焊接作业已经很长时间没遇到过,赶上一回就像突然吃到小时候常吃的点心一样满足。每次觉得自己焊完的活儿还算满意,被别人称赞两句‘好活儿’,我就倍儿高兴。”张海军说。

  “我不会离开焊工岗位,因为还有很多我要学习的东西。”张海军也希望徒弟们、更多的年轻人能将“工艺”传承下来,精益求精。

  名片:

  张海军,1974年出生,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压管网分公司工程一所电焊工,高级技师。

  荣誉:

  2013年北京燃气杯燃气行业焊工决赛第一名,2014年获首都劳动奖章,2015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竞赛焊工决赛第一名,2016年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技师,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绝活:

  在艰难的环境下,能完成燃气管道带气、带压气割与焊接。盲焊的技术稳准快,通过镜子反射将焊枪伸进去,误差不超过0.5毫米。

  心中的工匠精神:

  先修心,再练技,少说话,多做事。练胆识,锻技艺,守恒心,护平安。

  本报记者 赵思远 文/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