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小村名医刘永生:41年,诊疗十万人次(图)
//www.workercn.cn2017-09-11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41年,诊疗10万人次

小村名医刘永生

图为刘永生给患者进行治疗。本报记者 龚仕建摄

  “18年前,我做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连起床都成了问题。刘医生每天上门给我做针灸、推拿、拔火罐,一个月后就能下地了!”近日,57岁的陕西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村民贾引玲拉着记者的手说,“有刘医生在,我心里踏实。”

  在潼关县,58岁的乡村医生刘永生名气很大,河南、山西等地也常有人慕名来找他看病。四十一载春夏轮回,他夙兴夜寐、待患如亲,先后接诊病人9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为守护乡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做出了突出贡献。老百姓称他是“身边的120”和“恩人”。

  寺角营村是个贫困村,位于潼关县东北部,北依黄河、南接秦岭,刘永生就出生在这里。小时候他腿骨折,老支书及时送来乡亲们凑的20元钱,解了燃眉之急。“从那之后,母亲就经常嘱咐我说‘你以后要学门手艺,将来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件事坚定了我要从医的信念。”刘永生说。

  “一把草,一根针,自种自采自制自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缺药少设备,刘永生常常抽空上山采药,用卖药的钱买银针和医书。

  失败的教训,曾让刘永生刻骨铭心。1978年,村里有个孩子胳膊脱臼,他反复拉拽都没复位成功。“孩子爹妈说‘你连这都弄不了,还能当医生?’”刘永生说,到了县医院,大夫却很快解决了问题,“这事对我影响很大,光有心劲还不行,必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此后,他专程到医院骨科学习脱臼复位,逐渐熟练掌握了这项技术。

  “群众需要啥,我就学啥”“在实践中学,在书本上学,在失败中学,向专家学,向老百姓学”,这是刘永生的学医经验。每天无论忙到多晚,他都会剪贴好搜集的秘方、写下检查复诊的体会,如今笔记已积累了70多本。

  只要听说哪里有知名专家举办医疗技术培训,刘永生总是想方设法参加,不仅掌握了按摩、艾灸、洗胃、导尿等专业技术,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今,刘永生医术越来越高,得到的认可也越来越多,先后获得陕西“优秀乡村医生”“白求恩精神奖”和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